福建宁德财经学校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来源:本网 发布时间: 2019-11-18 13:40
加大字体 缩小字体 收藏 取消收藏 打印

  一、专业名称及代码 

  专业名称:计算机网络技术 

  专门代码:090500 

  二、入学要求 

  初中毕业生或具有同等学力者 

  三、修业年限 

  中职学历教育修业年限均以3年为主,在校两年半,企业半年。 

  四、职业面向 

  (一)网站建设管理 

  管理各种网站的正常工作,包括网页的内容更新,网站的形象策划,营销,以及网站虚拟空间的管理和网站后台服务器数据库的管理。      

  从事该岗位工作需要掌握WEB服务器的运行管理,数据库服务器的运行管理,熟悉网页制作的相关知识,掌握一定网络安全知识。此外,还要有较快的打字速度,较强的沟通能力,并应掌握一定的营销策略。 

  (二)网络管理 

  管理各种企业、事业单位的网络的正常运行,出现各种网络故障能及时诊断及恢复,能支持企业、事业单位网络的正常工作。 

  从事该岗位需要有较强的动手能力,掌握各种常用的组网技术,掌握网络系统的管理技能,熟悉常见的网络设备,有一定网络安全知识。另外,由于内地企业网络通常还包含WEB站点,因此,要懂得一些网页设计知识。 

  五、培养目标与培养规格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备相应的文化知识,具有计算机网络技术基础知识,具有较强的计算机网络实践操作能力,从事中小型计算机网络设计与搭建、计算机网络日常管理与维护、网络综合布线现场施工与管理、网站建设与维护、计算机及网络产品营销与售后服务等工作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型人才。 

  (二)培养规格 

  本专业毕业生具有计算机网络技术基础知识,具有较强的计算机网络实践操作能力,从事中小型计算机网络设计与搭建、计算机网络日常管理与维护、网络综合布线现场施工与管理。能具备管理各种网站的正常工作,包括网页的内容更新,网站的形象策划,营销,以及网站虚拟空间的管理和网站后台服务器数据库的管理。从事该岗位工作需要掌握WEB服务器的运行管理,数据库服务器的运行管理,熟悉网页制作的相关知识,掌握一定网络安全知识。 

  六、课程设置及要求 

  (一)公共基础课 

  公共基础课包括德育课、文化课(语文、数学、英语)、计算机应用基础、体育与健康、音乐、历史等必修课程、以及心理健康公共选修课程。 

  1、职业道德与法律 

  课程目标:本课程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融入党的十九大在道德与法治方面的新部署和新要求,注重引导学生掌握职业道德与法律知识,帮助学生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增强社会主义法治意识;提高学生的职业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突出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观念以及运用道德和法律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主要内容: 本课程设五个单元,内容包括:习礼仪 ,讲文明;知荣辱,有道德;弘扬法治精神,当好国家公民;自觉依法律己,避免违法犯罪;依法从事民事经济活动,维护公平正义。 

  教学要求: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帮助学生了解文明礼仪的基本要求、职业道德的作用和基本规范。陶冶道德情操,增强职业道德意识,养成良好的职业行为习惯,做到“知、信、行’相统一。同时,指导学生掌握与日常生活以及职业活动密切相关的法律常识,树立法治观念,增强法律意识,做一个懂法、守法、用法的好公民。 

  2、职业生涯规划 

  课程目标:使学生掌握职业生涯规划的基础知识和常用方法,树立正确的职业理想和职业观、择业观、创业观以及成才观,形成职业生涯规划的能力,增强提高职业素质和职业能力的自觉性,做好适应社会、融入社会和就业、创业的准备。 

  主要内容:本课程共五个单元,具体内容包括:第一单元“职业生涯规划与职业理想”、第二单元“职业生涯发展条件与机遇”、第三单元“职业生涯发展目标与措施”、第四单元“职业生涯发展与就业、创业”和第五单元“职业生涯规划管理、调整与评价” 

  教学要求:第一,知识传授、能力训练与行为养成相结合。教学要把知识传授、能力训练同陶冶情操、提高觉悟、行为养成结合起来,做到知行统一。第二,面向全体与个别指导相结合。教学要面对全体学生,加强个别指导。要用正确的学生观、人才观看待学生,真诚地期望每一个学生都能成功,为学生创造成功的机会并及时给予激励,成为学生的知心朋友。第三,课堂教学与日常德育工作、各科教学相结合。教学要与多种德育渠道结合起来,发挥德育课教师在教师集体中提高德育针对性、实效性的引领作用。第四,自律和他律相结合。教学要注重引导学生把落实职业生涯规划中的发展措施,转化为发自内心的需要,要把个人职业生涯规划的设计和管理置于集体之中,发挥他律的作用,进一步提高德育实效。 

  3、经济政治与社会 

  课程目标:引导学生掌握马克思主义的相关基本观点和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的有关知识;提高思想政治素质,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提高辨析社会现象、主动参与社会生活的能力。  

  主要内容:本课程共五个单元,具体内容包括:第一单元“透视经济现象”、第二单元“投身经济建设”、第三单元“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第四单元“参与政治生活”和第五单元“共建文明社会,共享美好生活”。 

  教学要求:本课程针对中职学生层次特点,不仅介绍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本原理,而且站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的角度探索现代社会经济政治与社会发展规律。通过学习,要求学生掌握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了解现代经济政治与社会发展方向和理论研究前沿动态。培养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并为提高学生思考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供了必要的知识。 

  4、哲学与人生 

  课程目标:使学生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中与人生发展关系密切的基础知识;提高学生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观点、 方法分析和解决人生发展重要问题的能力;引导学生进行正确的价值判断和行为选择,形成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为人生的健康发展奠定思想基础。 

  主要内容:本课程主要内容包括坚持从客观实际出发脚踏实地走好人生路;用辩证的观点看问题树立积极的人生态度;坚持实践与认识的统一提高人生发展的能力;顺应历史潮流树立崇高的人生理想;在社会中发展自我创造人生价值。 

  教学要求:本课程对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观点和方法及如何做人的教育。其任务是帮助学生学习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和方法,正确看待自然、社会的发展,正确认识和处理人生发展中的基本问题,树立和追求崇高理想,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坚持正确的价值导向,增强教育的时代感,把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坚持知、体、用相统一。贴近学生、贴近职业、贴近社会。紧密联系社会生活实际和学生成长的实际。 

  5、心理健康 

  课程目标:本课程帮助学生了解心理健康的基本知识,树立心理健康意识,掌握心理调适的方法。指导学生正确处理各种人际关系,学会合作与竞争,培养职业兴趣,提高应对挫折、求职就业、适应社会的能力。正确认识自我,学会有效学习,确立符合自身发展的积极生活目标,培养责任感、义务感和创新精神,养成自信、自律、敬业、乐群的心理品质,提高全体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和职业心理素质。 

  主要内容:本课程共五个部分,具体内容包括:心理健康基本知识;悦纳自我,健康成长;和谐关系,快乐生活;学会有效学习;提升职业心理素质。力求坚持心理和谐的教育理念,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的基本知识、方法和意识的教育。 

  教学要求:科学性与实践性相结合,重在体验和调适;心理素质培养与职业教育培养目标相结合;面向全体与关注个别差异相结合;发展与预防、矫治相结合,立足于发展;教师的科学辅导和学生的主动参与、家长的配合相结合。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生活环境、知识水平和专业特点、具体教学内容等,遵循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提高全体学生的心理素质,帮助学生正确认识和处理成长、学习、生活和求职就业中遇到的心理行为问题,促进其身心全面和谐发展。 

  6、历史 

  课程目标:本课程是中等职业院校公共课教材,是思想政治理论课中的一门,不是历史学科的专业课,是要求学生了解中国近现代中国社会发展和革命发展的历史进程和内在规律,在正确了解国史,国情的前提下,确立并增强对中国共产党,对马克思主义和对社会主义的信念,把自己锻造成具有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合格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达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 

  主要内容:本课程共八章,具体内容包括:民族危机的加深及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从辛亥革命到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中国革命新局面、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社会主义在探索中的曲折发展、改革开放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 

  教学要求:要求学生掌握中国近现代史的主线,真正地理解中国近现代史,了解国史国情,认清中国革命的必然性,联系现实,把昨天的中国和今天的中国联系起来,正确认识中国社会的发展变化,正确认识中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提高认识和分析问题的能力。自觉地继承和发扬近代以来中国人民的爱国主义思想,民族精神和革命传统,增强我们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自觉拥护党的领导。并联系学生个人的思想实际,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7、语文 

  课程目标: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思想感情,使学生进一步提高正确理解与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提高科学文化素养,以适应就业和创业的需要。指导学生学习必须的语文基础知识,掌握日常生活和职业岗位需要的现代文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具有初步的文学作品欣赏能力和浅易文言文阅读能力。指导学生掌握基本的语文学习方法,养成自学和运用语文的良好习惯。引导学生重视语言的积累和感悟,接受优秀文化的熏陶,提高思想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形成良好的个性、健全的人格,促进职业生涯的发展。 

  主要内容:本课程主要内容包括基础知识、阅读与欣赏、表达与交流、语言综合实践活动,包括语文基础知识及运用、现代文阅读、文言文阅读、口语交际、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和写作等方面,以现代文阅读和写作能力的测试为重点。 

  教学要求: 

  1)基础知识:识记常用汉字的音、形、义,正确书写现代常用规范汉字。正确使用常见词语,结合语境辨析词语的意义和色彩。辨析语病,正确使用标点符号,辨析修辞手法,体会它们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表达效果。用简明、连贯、得体的语言进行表达。 

  2)阅读与欣赏(现代文阅读):整体感知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分析结构,归纳要点,把握作者的观点态度、思想感情和选文主旨。理解重要词语和句子在文章中的含义和作用。辨析文体,赏析选文的写作特色和语言艺术。 

  3)阅读与欣赏(文言文阅读):准确判断文言诗文句读,掌握常见文言实词的含义,了解常见文言虚词的含义和用法。辨析常见文言句式,能够根据语境翻译文言文篇目中的句子,理解古代诗词的内容和思想感情。 

  4)表达与交流:能掌握介绍、交谈、复述、演活、学习和职业岗位的需要加以运用。能写常用应用文,做到要素明晰,格式规范,语言平实,用词讲、应聘等常用口语交际的基本方法、技巧及要求,并能够根据日常生准确。能根据写作目的和文体要求,独立写出完整的文章。掌握命题作文和材料作文的基本写作方法。 

  5)语文综合实践活动:了解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的内容与形式,能以成长、专业、职场、环保、文化(传统文化、企业文化)等为主题进行综合运用。 

  8、数学 

  课程目标:本课程获得学习中等职业教育其他课程及进一步学习所必需的数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理解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所涉及的数学概念、数学结论等产生的背景、应用及关联;了解数学发生、发展的基本规律及其与社会发展的相互作用。 

  主要内容:本课程是在初中数学基础上,使学生学好从事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继续学习所必需的代数、三角、几何和概率统计的基础知识,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基本运算能力、基本计算工具使用能力、空间想象能力、数形结合能力、思维能力和简单实际应用能力。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发展学生的创新意识,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方法和辩证唯物主义思想。 

  教学要求:从中等职业学校数学教学的实际出发,在教学活动中把基础落到实处;教学设计要重视学生的学习活动,教学实施要贯彻“教”为“学”服务的原则,促使学生“要学”、“会学”、“会数学式地思考”;要根据不同的知识内容,采用不同的教学方式。除了采用学生接受记忆、模仿练习的方式外,还可倡导采用自主探索、动手实践、合作交流的方式,并应积极实行启发式和讨论式。 

  9、英语 

  课程目标:本课程帮助学生进一步学习英语基础知识,培养听、说、读、写等语言技能,初步形成职场英语的应用能力;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信心,帮助学生掌握学习策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自主学习能力;引导学生了解、认识中西方文化差异,培养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主要内容:本课程由基础模块、职业模块和拓展模块三个部分构成。 基础模块是各专业学生必修的基础性内容;职业模块是适应学生学习相关专业需要的限定选修内容,各学校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和安排教学;拓展模块是满足学生个性发展和继续学习需要的任意选修内容,教学时数不做统一规定。 

  教学要求:使学生掌握一定的英语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培养学生在日常生活和职业场景中的英语应用能力;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提高学生的思想品德修养和文化素养;为学生的职业生涯、继续学习和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二)专业课程 

  专业课包括专业核心与技能课,实习实训是专业课教学的重要形式,含校内实训、顶岗实习等多种形式。 

  1、计算机网络技术基础 

  课程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可以使学生掌握的网络基础知识,有利于学生将来更深入的学习。本课程培养学生吃苦耐劳,爱岗敬业,团队协作的职业精神和诚实,守信,善于沟通与合作的良好品质,为发展职业能力奠定良好的基础。 

  主要内容:了解计算机网络的一些基本术语、概念。掌握网络的工作原理,体系结构、分层协议,网络互连。了解网络安全知识。能通过常用网络设备进行简单的组网。能对常见网络故障进行排错。 

  教学要求:以就业为导向。从计算机网络的实际案例出发,以岗位技能要求为中心,组成教学项目;每个以项目、任务为中心的教学单元都结合实际,目的明确。教学过程的实施采用“理实一体”的模式。理论知识遵循“够用为度”的原则,将考证和职业能力所必需的理论知识点有机地融入各教学单元中。边讲边学、边学边做,做中学、学中做,使学生提高了学习兴趣,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同时也加强了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培养。 

  本门课程是网络技术专业基础课。 

  2、电工电子技术与技能 

  课程目标:使学生获得电工电子学必要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了解电工电子事业发展的概况,为学习后续其它相关类课程和专业知识以及毕业后从事网络技术工作及数字媒体产品的营销打下理论和实践基础。 

  主要内容:电工电子技术中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常用设备和器件的特性及应用范围、途径。学会安全用电的基本常识。 

  教学要求:本课程的基本要求是掌握用电技术的基本理论和基本分析方法;掌握和理解各种常用电子元器件工作原理和特点;主要任务是通过各个教学环节,运用各种教学手段和方法,使学生掌握各种应用电路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计算方法;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实验技能,为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日后从事工程技术工作、终身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本门课程是网络技术专业基础课。 

  3、常用工具软件 

  课程目标:掌握计算机常用工具软件基本知识,包括分类,定义,界面结构及基本使用方法等;掌握常用工具软件的发展潮流,了解常用工具软件与硬件及操作系统的关系掌握常用工具软件使用的常用方法与步骤。 

  主要内容:从实际实用需求的角度出发,介绍了当前计算机应用需要了解和掌握的常用的工具软件的基本应用方法和高级应用技巧,兼顾基本的理论知识,包括系统维护工具及常用的多媒体工具、杀毒工具等。 

  教学要求:掌握各种常用软件的使用方法;能够快速的熟悉新软件的使用;培养学生软件使用的意识;提高学生学习对新兴软件的兴趣。 

  本门课程是网络技术专业基础课。 

  4、计算机组装与维护 

  教学目标:以实践性教学为主,以应用为宗旨和特征。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计算机软、硬件基础知识,具有熟练的计算机组装、维护能力,成为与计算机相关的生产、组装、维护、经营、管理和服务等第一线需要的技术应用型人才。 

  主要内容:计算机各种硬件的基础知识,硬件的基本结构与功能,硬件的主要性能参数与选购方法,硬件组装时的接口识别和注意事项,有关软件的基础知识以及设置安装方法。 

  教学要求:在教学内容的编排上,考虑到学生的认知水平,由浅入深的安排工作任务。工作任务的安排整体上采用递进式编排模式。如:先认识和安装维护单个设备,再对单个设备进行整体安装,再对系统软件及应用软件进行安装,然后对系统进行测试及设置,最后是对系统整体维护。 

  本门课程是网络技术专业主干课。 

  5、图形图像处理(Photoshop) 

  教学目标:培养学生平面设计能力,使学生具备一定的平面设计、策划等平面设计人员所必需的基础知识及相关的基本职业能力,培养学生初步具备专业开发过程中需要的基本职业能力,并为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作前期准备。 

  主要内容:掌握Photoshop的系统设置与管理;具有熟练使用Photoshop软件中各工具的能力;掌握Photoshop常用图像文件的格式,掌握图像的存储与输出;了解图像的获取与建立;了解图像的颜色模式;具有对平面图像进行熟练处理的能力;具有使用图像输入输出及打印的能力;了解图像的Web设计。 

  教学要求:该课程按照“以能力为本位,以职业实践为主线,以项目课程为主体的模块化课程体系”的总体设计要求,坚持教学做一体化的课程设计理念,强调以学生为中心、知识为技能服务;达到争取在短时间内掌握较多实际工作技能的目的。 

  本门课程是网络技术专业主干课。 

  6、综合布线设计与施工 

  教学目标: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掌握网络综合布线的国家标准和行业规范,并能熟练地运用于网络综合布线工程的设计、施工、测试和验收等工程组织与管理环节,培养学生综合布线系统设计、系统安装与实施的职业能力,并掌握综合布线的基础知识。从而把学生培养成为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熟练技能的一线工程技术和管理人才。 

  主要内容:本课程主要讲解有关综合布线系统的结构;综合布线系统的设计;综合布线系统的产品选型;综合布线系统的工程施工;综合布线系统的工程测试内容和方法;综合布线系统的工程验收;综合布线系统的投标文件的编制等内容。 

  教学要求: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除了对综合布线的结构有所了解以外,更重要的是会在实际工程中知道综合布线系统的设计、施工、维护、测试的方法。 

  本门课程是网络技术专业主干课。 

  7、网络设备安装与调试 

  教学目标:使学生掌握网络设备的安装、配置、调试与维护的基础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方法,成为能够胜任中小型企业网络组建、维护、管理与应用的基础技能型人才。 

  主要内容:具备对交换机、路由器等网络互联设备进行配置和构网的能力;具备对网络设备及资源进行简单有效管理的能力; 

  教学要求:应加强对学生实际职业能力的培养,强化案例教学或项目教学,注重以任务引领型案例或项目诱发学生兴趣,使学生在案例分析或项目活动中掌握网络设备安装与调试的方法和技巧。 

  本门课程是网络技术专业主干课。 

  8、网络操作系统 

  教学目标:通过该课程的学习,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增强学生实际操作能力,使学生获得网络管理的能力,能胜任网络管理员的职责。 

  主要内容:会安装和维护服务器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会搭建与配备网络;会管理用户权限;能负责各种Windows网络服务器,如DCDNS服务器、DHCP服务器、Web服务器、FTP服务器、邮件服务器、文件服务器、流媒体服务器等的建设、管理、日常运行维护,保证所有系统持续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会解决排除各种软硬件故障。 

  教学要求:课程教学要打破传统的教学方式,不再追求学科本身的系统化,而是追求和体现工作过程的完整性、流程化,使学生掌握网络管理员工作中的典型任务的程序和技能。 

  本门课程是网络技术专业主干课。 

  9、网页设计与制作 

  教学目标:本课程要求学生掌握基本的HTML语言。学会使用Dreamweaver开发工具进行网页设计。 

  主要内容:本课程的主要任务是介绍利用Dreamweaver开发工具进行网页设计,包括新建、编辑和设置一个Web站点;如何对页面属性进行基本的设置,如何设置、编辑CSS层叠式样式表;如何排版文字、表格和层;如何进行基本的图像处理;建立框架;模板和库的使用和编辑;网站的发布与维护等基本知识与应用。目的是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和计算机的操作能力,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进行网页设计。 

  教学要求:这是一门重在实践的科目,因此需要学生多上机、多进行实际操作,把老师所教授的各种网页制作、版面设计以及程序熟练制作或调试出来,并且能够在此基础上有所创造、有更进一步的发挥。 

  本门课程是网络技术专业主干课。 

  10、网络服务器配置与管理 

  教学目标:让学生掌握DHCPDNSWebFTPE-mailVPNCA等网络服务器的概念、作用和实现机制,理解网络服务配置过程中各配置项的含义和配置方法; 

  主要内容:掌握DHCPDNSWebFTPE-mailVPNCA等网络服务器的概念、作用和实现机制,理解网络服务配置过程中各配置项的含义和配置方法;了解企业网络服务器常见的安全问题及其安全策略。 

  教学要求:通过分项目组在模拟实际企业网络环境中的“理实一体化”模式教学,增强项目组成员之间的沟通和团队协作能力。 

  本门课程是网络技术专业主干课。 

  11、网站建设与管理 

  教学目标:通过该课程学习,学生应能掌握网站相关基本概念、网站工作原理、网站规划目标、规划内容及工作,辨析各种技术特点,并能合理运用相关技术、工具与方法开发、构建Web站点,能进一步拓展知识范围、适应新技术发展。 

  主要内容:网站系统建设与管理的基础知识、网站规划设计、网站平台建设、网站系统管理、网站发布与维护、FTP服务器管理、索引服务器管理、网站数据库管理、网站安全管理以及网站宣传与推广等内容。 

  教学要求:能够掌握所学内容,并能够用其分析、解答与网站建设与管理相关的问题,能够举一反三。 

  本门课程是网络技术专业主干课。 

  12、网络安全技术 

  教学目标:培养具有网络安全方面的基本理论和知识,掌握网络安全方案设计、网络操作系统安全配置、网络管理、网络维护的相关技能。 

  主要内容:能够熟练进行计算机系统的安全配置。能够熟练掌握访问控制与防火墙技术所使用的常用方法和基本手段。 

  教学要求:通过项目教学法培养具有网络管理与维护专业基础知识,熟悉企业网络和设备的安全与维护。 

  本门课程是网络技术专业主干课。 

  网络技术专业核心课程:计算机网络技术基础、网络设备安装与调试、网络操作系统、网络服务器配置与管理。 

  (三)综合实训 

序号 

项目名称 

主要实训内容和要求 

参考学时 

1 

网络综合布线设计与施工 

该课程是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的一门专业技能综合实训课程,本课程的任务是:能读懂和绘制网络布线图,能测算材料消耗,能够规划施工方案;能够识别各种线缆,制作网线,能够进行模块制作,弱电系统连接与调试等,使学生熟练掌握该工作岗位的核心职业技能,为顶岗实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180 

  (四)顶岗实习 

  顶岗实习是本专业学生职业技能和职业岗位工作能力培养的重要实践教学环节,要认真落实教育部、财政部关于《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实习管理办法》的有关要求,保证学生顶岗实习的岗位与其所学专业面向的岗位群基本一致。在确保学生实习总量的前提下,可根据实际需要,通过校企合作,实行工学交替或分阶段安排学生实习,与实习单位共同制定实习计划和制度,共同培养,共同管理。通过企业顶岗实习,学生能更深入地了解企业相关岗位的工作任务与职责权限,能够用所学知识和技能解决实际工作问题,学会与人相处与合作,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和就业观。 

  七、教学进程总体安排 

  每学期按18周来安排教学,每门课按每课时来乘以18周,就是该门课程一个学期的总课程。实行学分制,每门课按周课时换算学习,入学教育(军训)、校外实习、毕业设计等活动,以1周为1学分,三年毕业总学分187学分(含军训1学分)。 

  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实施性教学计划进程表 

课程   类别 

课程编号 

课 程 名 称 

学分 

学时数 

按学期及学年分配课时 

合计 

授课 

实训实习 

毕业设计 

第一学年 

第二学年 

第三学年 

18 

18 

18 

18 

18 

18 

 

   

C01 

文化课 

语文 

11 

198 

198 

  

  

2 

2 

3 

4 

  

  

C02 

数学 

9 

162 

162 

  

  

2 

2 

2 

3 

  

  

C03 

英语 

9 

162 

162 

  

  

2 

2 

2 

3 

  

  

C04 

  

体育与健康 

10 

180 

90 

90 

  

2 

2 

2 

2 

2 

  

C05 

  

计算机应用基础 

8 

144 

36 

108 

  

4 

4 

  

  

  

  

C06 

德育课 

  

  

职业生涯规划 

2 

36 

36 

  

  

2 

  

  

  

  

  

C07 

职业道德与法律 

2 

36 

36 

  

  

  

2 

  

  

  

  

C08 

经济政治与社会 

2 

36 

36 

  

  

  

  

2 

  

  

  

C09 

哲学与人生 

2 

36 

36 

  

  

  

  

  

2 

  

  

C10 

历史 

4 

72 

72 

  

  

1 

1 

1 

1 

  

  

C11 

公共艺术 

2 

36 

36 

  

  

1 

1 

  

  

  

  

公共必修课小计 

61 

1098 

900 

198 

  

16 

16 

12 

15 

2 

0 

  

C12 

  

心理与健康 

2 

36 

36 

  

  

2 

  

  

  

  

  

C13 

  

安全教育 

5 

90 

90 

  

  

1 

1 

1 

1 

1 

  

选修课小计 

7 

126 

126 

  

  

3 

1 

1 

1 

1 

0 

公共基础课合计 

68 

1224 

1026 

198 

  

19 

17 

13 

16 

3 

0 

业   

                 

C17 

  

计算机网络技术基础 

8 

144 

36 

108 

  

4 

4 

  

  

  

  

C18 

  

电工电子技术与技能 

6 

108 

36 

72 

  

6 

  

  

  

  

  

C19 

  

常用工具软件 

2 

36 

18 

18 

  

2 

  

  

  

  

  

C20 

  

计算机组装与维护 

4 

72 

18 

54 

  

  

4 

  

  

  

  

C21 

  

图形图像处理 

10 

180 

18 

162 

  

  

6 

4 

  

  

  

C22 

  

综合布线设计与施工 

6 

108 

18 

90 

  

  

  

6 

  

  

  

C23 

  

网络设备安装与调试 

4 

72 

18 

54 

  

  

  

4 

  

  

  

C24 

  

网络操作系统 

4 

72 

18 

54 

  

  

  

4 

  

  

  

C25 

  

网页设计与制作 

4 

72 

18 

54 

  

  

  

  

4 

  

  

专业核心课小计 

48 

864 

198 

666 

0 

12 

14 

18 

4 

0 

0 

专业技能课 

C26 

  

网络服务器配置与管理 

4 

72 

18 

54 

  

  

  

  

4 

  

  

C27 

  

网站建设与管理 

4 

72 

18 

54 

  

  

  

  

4 

  

  

C28 

  

网络安全技术 

4 

72 

36 

36 

  

  

  

  

  

4 

  

C29 

  

办公软件高级应用 

6 

108 

18 

90 

  

  

  

  

  

6 

  

C30 

  

二维动画设计软件应用 

6 

108 

18 

90 

  

  

  

  

  

6 

  

C31 

  

CorelDRAW 

6 

108 

18 

90 

  

  

  

  

  

6 

  

专业技能课小计 

30 

540 

126 

414 

  

  

  

  

8 

22 

0 

专业课合计 

78 

1404 

324 

1080 

  

12 

14 

18 

12 

22 

0 

实习实训 

  

C32 

  

网络综合实训 

9 

162 

  

162 

  

  

  

  

3 

6 

  

C33 

  

顶岗实习 

30 

540 

  

540 

  

  

  

  

  

  

30 

C34 

  

毕业实习报告 

1 

18 

  

  

18 

  

  

  

  

  

1 

实训实习合计 

40 

720 

  

702 

18 

  

  

  

3 

6 

31 

总计(周学时) 

186 

3348 

1350 

1980 

18 

31 

31 

31 

31 

31 

31 

  本专业课时总数为3348学时,其中课堂理论教学1350学时,专业实践性教学1980学时,约占专业课总学时59.12% 

  八、实施保障 

  主要包括师资队伍、教学设施、教学资源、教学方法、学习评价、质量管理等方面。 

  (一)师资队伍 

  1、本专业拥有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团队,专任教师8人,其中高级讲师2人,中级讲师4,助理讲师2人,其中“双师型”教师4人;有宁德市专业学科带头1人。 

  2、专业教师具有良好的师德修养、专业能力;能够开发和实施教学项目;能够进行理实一体化教学;能够设计、制作信息化教学资源,并在教学中运用;平均每两年到企业实践不少于2个月。 

  (二)教学设施 

  实训实习环境要具有真实性或仿真性,具备实训、教学、教研等多项功能齐全及理实一体化教学功能,满足专业教学要求。实训设备配置应不低于以下标准,主要设施设备的数量按照标准班(50/班)配置。学校应根据本专业学生人数和班级数量,合理增加设备数量和工位数量,以满足教学要求。 

  本专业拥有公共机房6间,每间有50台电脑;综合布线实训室(布线墙六面)1间等。 

  校外实训基地:宁德新能源、上汽集团、青拓集团、厦门九洲同盟。 

  (三)教学资源 

  加强教材与教学资源建设的管理,积极推进教材与教学资源的数字化、信息化建设,制订教材及教学资源建设管理办法,以选用国家规划教材或省内、行业内统编教材为主,并根据教学工作实际需要编写校本教材(或讲义)作为补充,切实保证每门课程拥有相对稳定的教材,不断充实完善教学资源。 

  我校具有超星学习平台、极域多媒体教室软件系统等教学资源。 

  (四)教学方法 

  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和网络安全观念的人才规格要求,遵照学生认知规律、依托教学资源平台,学校应采取“工学结合、理实一体、多维仿真、螺旋上升”的基本教学策略,并实施适当的教学方法,培养具有爱岗敬业,团队协作、诚实守信,善于沟通与合作的职业素养和团队。 

  1、公共基础课 

  公共基础课教学要符合教育部有关教育教学基本要求,按照培养学生基本科学文化素养、服务学生专业学习和终身发展的功能来定位,重在教学方法、教学组织形式的改革,教学手段、教学模式的创新,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为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职业能力的形成和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2、专业核心课 

  专业核心课程教学要按照本专业学生所应具备的专业能力要求,强化理论实践一体化,突出“做中学、做中教”的职业教育教学特色,以体现学生为主体的思想和行动导向教学观,以具有代表性的典型案例为载体,以课程知识、能力情景教学等方法,利用校内外实训基地,将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教师引导教学等教学形式有机组合。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突出技能培养,树立网络安全观念,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3、实训实习课 

  实训实习是专业技能课程教学的重要内容,是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道德,强化学生实践能力,提高综合职业能力的重要环节。坚持工学结合、校企合作,强化教学、学习、实训相融合的教育教学活动,重视校内教学实训,特别是生产性实训。加强专业实践课程教学、加大实训实习在教学中的比重,完善专业实践课程体系。要按照专业培养目标的要求和教学计划的安排,学校和实习单位共同制定实习计划,强化以育人为目标的实训实习考核评价。创新顶岗实习形式,组织开展专业教学和职业技能训练,保证学生顶岗实习的岗位与其所学专业面向的岗位群基本一致,健全学生实习责任保险制度。 

  (五)学习评价 

  教学评价应体现评价主体、评价方式、评价过程的多元化。要校内校外评价结合,学业考核与职业技能鉴定结合,教师评价、学生互评与自我评价相结合,过程性评价与结果性评价相结合。创新评价方式方法,既要关注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技能的掌握,更要关注运用知识在实践中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水平。 

  要注重职业道德教育,构建学生、教师、家长、企业、社会广泛参与的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以过程性评价为导向,将学生日常学习态度、学习表现、知识技能运用纳入评价范围,形成日常学业水平测试、技能抽查等学业评价为主、期末考试考查为辅的过程性学业评价体系;围绕课程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在考核与评价过程中,以企业职业岗位标准为参考依据,形成学校与企业专家共同参与学生企业顶岗实习环节的评价机制。要结合专业教学实际,确定期末考试考查课程,按学业成绩管理统一规定,制定各门课程成绩评价标准。 

  (六)质量管理 

  教学管理是学校的中心工作,教学质量管理是教学管理的核心。为实现教学管理的程序化、规范化、科学化、信息化,教学管理部门要依据本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规范制定本专业实施性教学计划,并加强对各专业教学计划执行的管理监督,严格按教学计划开设课程,统一公共基础课的教学要求,加强对教学过程的质量监控。实施中职公共基础课学生学业质量评价,积极开展技能抽查、学业水平测试、综合素质评价和毕业生质量跟踪调查等。要按照教育部关于建立职业院校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制度的有关要求,全面开展教学诊断与改进工作,不断完善内部质量保证制度体系和运行机制。 

  学校按教育行政管理部门的规定实行学分制管理,开展校企联合培养的现代学徒制试点,推进校企一体化育人。学生校外实习要认真落实《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实习管理办法》的规定和要求,制定本专业的学生实习管理实施办法,加强监管。 

  九、毕业要求 

  学生通过规定三年的学习,须修满本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所规定的学时学分,三年毕业总学分为187学分(含军训1分),并完成学业水平考试所有科目考试,且成绩合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