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政策来临,市教育局“划重点”

来源:市教育局 发布时间: 2021-08-25 17:24
加大字体 缩小字体 收藏 取消收藏 打印

  上月,中办、国办印发《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意见》,聚焦家长们关心的“双减”问题,引发了普遍关注。今早,市教育局召开2021年秋季学期开学工作视频会议,对全市“双减”工作进行专题部署,我市将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严控严管校外培训、全面开展课后服务工作,以最快的速度让校外培训热度“降温”,以精准的管理为学生构建良好的教育生态,确保“双减”政策落实落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

  

   减轻学生作业负担。 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会议要求,学校要全面贯彻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和教学改革部署,坚持“零起点”教学,优化教学方式,提高课程教学准确性,不能抢跑或是超纲。教师在课堂四十五分钟要把握重点难点,把知识点讲清楚,让大部分学生都能在课堂教学和作业训练中掌握学科要求,提升学生在校学习效率。提高作业管理水平。坚决防止学生书面作业总量过多,杜绝重复性、惩罚性作业。要通过作业设置发现学生学习要点的程度和薄弱环节,并加以优化,做到一地一策、一校一策,甚至要因人施策、一人一策。不得要求学生自批自改作业,严禁给家长布置或变相布置作业,严禁要求家长检查、批改作业。提高均衡发展水平。我市将因地制宜推进紧密型教育共同体建设,充分激发办学活力,整体提升学校办学水平,加快缩小城乡、区域、学校间教育水平差距,促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减轻学生校外负担。全面停止暑期学科类线下培训活动。从8月4日开始,各地面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校外学科类培训机构停止线下培训活动。教育、市场监管部门将联合组织人员全面排查义务教育阶段校外学科类培训机构是否开展线下培训活动。对仍在开展培训的,立即责令停止,并列入“黑名单”管理。

  全面停止审批线下学科类培训机构。全面停止审批新的面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面向学龄前儿童的校外培训机构和面向普通高中学生的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全面停止校外培训机构开展面向学龄前儿童的线上培训,严禁以学前班、幼小衔接班、思维训练班等名义面向学龄前儿童开展线下学科类培训。依法依规严肃查处未经许可,以教育文化、教育咨询、教育科技、托管机构等各种名义开展面向中小学生的学科类培训。对于非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也必须经相应主管部门审批取得办学许可证,并完成登记取得营业执照后(或民办非企业单位登记证书),才能开展相关培训服务。

  坚决压减学科类培训机构各地将对现有学科类培训机构重新审核登记,对符合办学条件的重新统一登记为非营利性机构,同时逐步压减学科类培训机构数量,解决过多过滥问题。对存在不符合资质、管理混乱、借机敛财、虚假宣传、与学校勾连牟利等严重问题的机构依法依规严肃查处,直至吊销办学许可证。

  严格控制学科类培训时间。严格执行未成年人保护法有关规定,严禁校外培训机构占用国家法定节假日、休息日及寒暑假期组织学科类培训。严格管理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运营时间,线下培训结束时间不得晚于20:30,线上直播类培训结束时间不得晚于21:00。线上培训要注重保护学生视力,每课时不超过30分钟,课程间隔不少于10分钟。

  强化校外培训收费监管。会议指出,各地要督促校外培训机构坚持公益属性,收费项目和标准根据市场需求、培训成本等因素合理确定,并向社会公示、接受监督。严禁在标价之外加价收费或者收取未标明的费用,收费时段与教学安排应协调一致,严禁一次性收取时间跨度超过3个月的费用。义务教育阶段学科类校外培训收费将纳入政府指导价管理,明确收费标准,坚决遏制过高收费和过度逐利行为。

  加强培训广告管控。严禁校外培训机构利用主流媒体、新媒体、公共场所、居民区各类广告牌和网络平台等刊登、播发校外培训广告。禁止校外培训机构在中小学校、幼儿园内开展商业广告活动。我市教育部门将配合市场监管部门依法依规严肃查处各种夸大培训效果、误导公众教育观念、制造家长焦虑的校外培训违法违规广告行为,重点加强对寒暑假、开学季等重要节点和时段的广告监管。

  统筹规范其他培训行为。我市将加强对校外培训机构培训材料的监管,严禁提供境外教育课程。严禁超标超前、强化应试等不良培训行为。严格督促校外培训机构配备符合要求、相对稳定的师资队伍,从事学科类培训的人员必须具备相应教师资格。严禁校外培训机构聘用中小学校在职教师到培训机构兼职,严禁高薪挖抢学校教师到培训机构工作,严禁录用有性侵害未成年前科人员。严禁校外培训机构泄露家长和学生个人信息。


  全面开展课后服务工作。课后服务是“双减”工作的重要配套举措,必不可少。记者从会上了解到,目前,各县(市、区)城关和宁德市中心城区已参与“四点半托”的中小学校有104所,占比达88.5%;参与“午托”的中小学校32所,占比29.5%;参与“晚托”的中学有34所,占比83%。霞浦县率先启动“中央厨房”学生集体配餐工作,宁德市本级中心城区和福鼎市、福安市学生集体配餐工作均进入准备公开招投标阶段。

  确保服务时间。会议强调,各地要确保今年秋季开学后,义务教育阶段学校课后服务全覆盖和现实有需求的学生全覆盖。各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每周5天(法定节假日除外)都要开展课后服务,每天开展课后服务时间至少2小时,结束时间要与当地正常下班时间相衔接。学校可统筹安排教师实行“弹性上下班制”。

  注重“扩面提质”。充分用好课后服务时间,可指导学生自主阅读、完成作业,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辅导与答疑,同时要开展丰富多彩的科普、文体、艺术、劳动、阅读、兴趣小组及社团活动,不得组织集体补课、讲新课。也可组织协调当地社区(村)活动场所、青少年校外活动中心、各专业(体、美、音等)协会等机构参与学生课后服务工作,有条件的地方可采取政府购买服务方式,鼓励有资质的社会机构提供普惠性、有保障的学生课后服务。

  保障队伍稳定。各地可灵活调配区域内优秀教师到师资力量薄弱的学校开展课后服务,鼓励学校教职工、离退休教师、社会热心人士、志愿者、家长参与课后服务工作,可通过以政府购买服务方式,聘请符合条件的专业机构和人士参与校内课后服务,统筹解决学校人员不足问题。对参与课后服务的老师,应予以评优评先的奖励。

  加快启动“午、晚托”。各地要在城区加大开展“午托”、“晚托”课后服务的力度,这是广大家长的急盼,也是整治校外托管乱象的有力措施。学生集体配餐是“午托”、“晚托”服务工作的重要一环,各地应争取在秋季开学初提供学生集体供餐服务,抓紧完成“中央厨房”建设。个别地方如无法在时限内完成“中央厨房”建设并提供学生集体供餐服务的,也应制定好中小学生过渡性集体供餐方案。此外,要积极做好中小学生课后服务的学生意外伤害、运动意外伤害、食品安全等校方责任险投保工作。


                                                          资料 来源:闽东日报社融媒体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