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德市:强化河湖长制 努力建设闽东幸福河湖

来源: 宁德市河长办 发布时间: 2022-12-23 10:16
加大字体 缩小字体 收藏 取消收藏 打印

  2022年,宁德市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绿色发展理念,认真践行 习近平总书记“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治水思路,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及福建省委、省政府关于深化河湖长制工作的总体部署,以河长制工作为抓手,创新工作举措,统筹流域水安全、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水文化建设。结合辖区河流特色,坚持以目标为导向,推进水污染防治、水生态修复,加强水资源保护;以强化为手段夯实筑牢基层河湖长制基础,推动河湖长制从“有名有责”到“有能有效”转变;以全域为目标 创建宁德幸福河湖样板;以创新为动力,提升河湖管理信息化水平;以深化为目的,拓展河湖生态司法新形态;持续强化河湖长制,努力建设闽东幸福河湖。

  以目标为导向 五大流域综合整治显成效

  宁德市政府制定实施《深入推进市级五大流域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工作方案》,以改善流域生态环境质量为核心,以建设宁德幸福河湖为目标,立足当前、着眼长远,全盘谋划、综合施策,统筹推进水安全保障、水污染防控、水生态修复、水资源保护开发等工作,加快推进水电站清理整治、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生猪养殖污染治理、网箱养殖清理、入河排污口整治等14项重点任务,有针对性地推进河湖流域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各地政府及河长办按照方案部署要求,以流域问题为导向,通过严督水电站清理整治,严防生猪养殖污染问题反弹回潮,严抓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严查河道非法采砂堆砂问题,严治妨碍河道行洪突出问题,完成五大流域生态环境综合治理,打造流域生态治理样板,建设人民满意的健康河湖、美丽河湖、幸福河湖,五大流域综合整治显成效。2022年,生态环境部公布1—9月全国地表水环境质量状况,宁德市首次进入国家地表水考核断面水环境质量状况排名前30位城市,位列第27位,也是我省唯一一个进入前30名的地市。霍童溪入选全国首批美丽河湖优秀案例,宁德市在全国首批优秀案例经验推广工作视频会上典型发言。市管五大流域交溪、霍童溪、赤溪、敖江古田段四条河流水质均值达Ⅱ类,闽江古田段雄江水质均值符合Ⅲ类标准。古田县荣获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称号,敖江流域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项目,被确定为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补助项目获得1亿元补助资金。交溪流域内的周宁县通过水利部组织的国家水土保持示范县评审。寿宁县以全国第8的好成绩入选全国2023-2024年水系连通及水美乡村建设县名单,获得1.2亿元中央财政资金补助。

  以强化为手段 基层河湖长制基础夯实筑牢

  宁德市河长办强化河湖长制,以强化落实为手段,夯实筑牢基层河湖长制工作基础。一抓河长办标准化建设,按照“有固定独立办公场所,有完善的河长制信息管理平台,有长效的制度机制,有专职的工作人”的“四有”要求,加快基层河长办标准化建设,2022年全面建成市县级标准化河长办,建成乡级标准化河长办94个(其中蕉城、周宁、柘荣、福鼎、古田、屏南乡级标准化河长办实现全覆盖)。二抓河湖管理信息化迭代升级。宁德数字河湖将以数字宁德建设为契机,对标省水利厅“一河一网一平台”,充分运用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5G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建设全面覆盖、实时精准的信息基础设施以及统一、便捷、高效、智能的综合业务平台,构建适应现代化的水治理数字化体系。2022年宁德市河湖管理信息平台迭代升级,平台除原有“正射影像图”外,完成全市103条河流的管理范围线矢量数据划定与录入工作,根据“河湖管理专业工具”理念,将纸质档案信息化、电子化,形成“一河一档一策”、“四乱”(即乱占、乱采、乱堆、乱建)问题清单信息化,并把无人机航拍巡河视频纳入平台,构建起河湖管理“一张图”,实现河湖管理疑似问题复核精准,整改问题追溯直观,资料查核直接便利,结合河长制信息平台的图标展示,使河湖管理信息化成果运用直观,在市县乡各级河长办便捷应用。三抓河湖物业化管理。以福安市全面实施河湖物业化管理引领示范带动作用,推进河湖物业化管理,实现打通河湖管理“最后一公里”。在霞浦、福鼎、古田、周宁、东侨经济开发区推广实行河湖物业化管理,实现专管员队伍从分散管理到集中管理的转变,有效提升河湖管护水平。四抓河湖管理范围划定和成果应用。大力抓好岸线保护与利用规划编制,推进50平方公里以下河流管理范围划定,完成河湖水域岸线空间分区分类管控规划编制,巩固完善河湖管理范围划界成果,并在河湖行政管理、河湖清“四乱”、排查河湖“碍洪”问题及河湖问题督导督办工作中发挥重要作用。

  以全域为目标 创建宁德幸福河湖样板

  宁德市河长办按照实现防洪保安全、 优质水资源、 健康水生态、 宜居水环境、 先进水文化五大标准规划市管河流赤溪全流域幸福河建设,通过强化河湖长制基础设施建设和实施“河长制+”等十项措施,推进全流域生态治理与河湖管护,创建幸福河湖样板流域。一是完成市级赤溪流域河长办标准化建设,以此组织部署与协调流域河湖长制工作,统筹流域系统治理与保护,推进全流域打造幸福河湖。二是流域乡镇河长办标准化建设全覆盖,提质增效,服务流域河湖管理。三是流域所在三县(市)的三个乡镇各建设1个河长制公园,宣传推广河湖长制工作成效,提升流域河湖良好形象。四是完善赤溪流域协作机制,深化流域协作合作,定期开展巡河护河活动,推进幸福河湖共建共管,共护生态水环境。五是落实生态司法“三巡”,发挥检察联络室、法官工作室和“河道警长”的司法助力作用,以解决流域河湖重点难点问题。 六是强化流域安全生态水系项目与中小河流治理项目建设,进一步加强水利工程建设项目的建后管护,促流域生态修复与防洪保安见成效。七是推行“河长+物业化”。全流域推行河湖管护物业化,建设专业队伍,提高巡河管河工作效率,全面提升流域河湖管护水平。八是“河长+水利风景区”全覆盖。以申报福鼎赤溪省级水利风景区为契机,结合已有霞浦杨家溪国家水利风景区,柘荣九龙井省级水利风景区等推进流域水利风景区全覆盖,发挥流域生态旅游资源优势,促进流域文旅发展,变流域生态红利为经济效益。九是推进“企业河长+产业”融合助推乡村振兴。重点推进政府行政河长+企业河长,打造生态流域特色产业,以促进流域漂流游乐、白茶产业、特色水果、观光农业、民宿等业态良性发展,助推流域乡村振兴。十是以“河长+党建”引领促流域生态保护。组织市、县水利局党支部与流域乡镇党支部或村党支部共建,在流域内开展市、县、乡三级党支部联动暨“河长+党建”三级联创,提升流域镇乡村党建工作水平,共同促进流域生态保护及治理,落实落细流域河长制工作。

  以创新为动力 “科技治水”探索研究结硕果

  宁德市河长办依托宁德河湖研究院技术力量,与宁德卫星大数据有限公司等单位合作运用高光谱技术开展蕉城区七都溪流域河湖健康评价研究。项目基于河湖健康基本理念,结合七都溪流域现状情况和管理保护实际需求,通过探索高光谱水质监测技术,按照河湖健康评价有关水质等方面的指标要求,采用无人机载高光谱遥感监测、地面固定点位光谱监测、人工现地水生态调查、可视化以及水质指标空间分析技术等手段,从河湖水文水资源完整性、河湖物理结构完整性、河流生物完整性、河流社会服务功能完整性四个方面切入研究,探明河湖健康状况及相关原因,建立起七都溪河湖健康评价的方法和评价指标体系,并通过基于高光谱分析和实地调查的水生态环境综合分析,完成七都溪流域河湖健康评价,并提出针对七都溪河湖健康问题的保护对策,为打造七都溪幸福河湖,制定河湖管治方案提供了科学依据。创新为动力 “科技智水”探索研究结硕果,《高光谱监测技术在河湖健康评价中的应用研究》课题,获得2022年福建省水利科学技术奖三等奖并获得3项国家专利。

  以深化为目的 拓展河湖生态司法新形态

  宁德市河长办在检察院驻河长办、法院驻河长办法官工作室、河道警长全覆盖的基础上,持续发挥“河湖长+司法三巡”工作机制作用,聚焦河湖重点问题,推动生态检察和公益诉讼深度融合,完善跨部门跨区域联动协作机制和跨流域生态检察司法协作,立足公益诉讼和检察监察职能,推动行政执法和刑事司法有效衔接,以司法力量助推河湖长制工作落实落细,促进涉河湖重点难点堵点问题解决。2022年,通过“河湖长+司法三巡”工作机制解决了市管五大流域洪口水库及闽江古田段网箱养殖清理、霍童溪沿岸占河违建拆除、交溪及翠屏湖违法采砂堆砂整治、杯溪流域生猪养殖回弹及辖区涉河碍洪问题解决。

  宁德市河长办以深化河湖长制为措施 竭力拓展河湖生态司法新形态,古田县成立翠屏湖派出所,以生态警务为核心,创新运用科技手段,运用“智慧湖泊”管理平台,建立部门沟通联系网络,强化司法助力等方式,多措并举筑牢湖泊生态保护屏障,全力推进翠屏湖生态治理和保护。福安市在河长制指挥监督中心建立“河长制+警长+法官”联动工作机制,推动上下游跨区域协调协作守护交溪流域。蕉城区河长办组织检察院、法院、公安局、水利局、生态环境局、七都镇在七都溪流域官昌水库开展“河长+检察长+院长+警长”四长联动巡河,守护宁德中心城区重要水库水源地。福鼎市河长办与市人民检察院、市人民法院、市公安局开展“河长+检察长+院长+警长”四长联动,针对入河排污口污水对河湖环境产生污染问题专题巡查桐山溪,监督相关部门依法履职,共同推进桐山溪河流入河排污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