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迎新中国成立75周年丨滴水穿石七十五载 逐梦山海谱新篇

来源:宁德市统计局 发布时间: 2024-09-23 16:14
加大字体 缩小字体 收藏 取消收藏 打印

  2024年是新中国成立75周年。75年来,宁德人民艰苦创业、克难奋进,唱响“弱鸟先飞、滴水穿石”的奋斗赞歌,实现了从“沿海黄金断裂带”到“沿海经济新增长极”的精彩蝶变,绘就了气势恢宏的发展“新画卷”。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宁德牢记嘱托、感恩奋进,坚定不移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擘画指引的方向接续奋斗,经济社会迈入高质量跨越式发展的黄金期,为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宁德篇章凝聚了磅礴力量。

  一、经济跨越发展实现“新飞跃”

  新中国成立75年来,从百废待兴到改革开放的快速发展,再到如今的高质量发展,宁德因地制宜,开拓创新,把曾经的“老、少、边、岛、贫”地区打造成全国百强城市,经济社会不断跨越发展。

  (一)经济总量刷新历史。新中国成立75年来,宁德经济总量实现了从“千万元”到“千亿元”的大跨越。地区生产总值从1950年的0.61亿元,跃升到1978年的5.25亿元,1995年突破百亿大关。党的十八大以来,宁德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加快新兴产业培育壮大,经济社会进入高质量发展黄金期,成为福建全省发展新增长极。全市经济总量连续迈上1000、2000、3000亿元新台阶,2023年达到3807.33亿元,2013-2023年年均增长9.1%。其中,2019-2023年GDP增速连续5年居全省首位。

  (二)产业结构优化调整。新中国成立75年来,宁德深入调整产业结构,产业发展从单一到多元,经济发展的全面性和可持续性不断增强。1950年,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占GDP的比重分别为75.5%、12.7%和11.8%。此后,随着“工业立市”“促进环三都澳区域发展”“‘一二三’发展战略”等一系列战略的深入实施,工业主导地位不断增强,服务业发展持续加快,三次产业在发展中实现了对经济增长的动能转换。2023年,三次产业占GDP的比重分别为10.5%、56.1%和33.4%。与1950年相比,第一产业比重下降65.0个百分点,第二和第三产业分别提高43.4和21.6个百分点。

  (三)综合实力显著提升。新中国成立75年来,宁德财政实力明显增强,1950年全市财政总收入仅372万元,1997年跨过10亿元大关,2012年突破百亿大关,到2023年达361.51亿元,是1950年的9718.1倍,年均增长13.4%。2023年,全市地方级税收收入147.58亿元,占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的70.3%。人均GDP大幅跃升,从1950年的48元增加至2023年120619元,按可比价计算,是1950年的271.6倍,年均增长8.0%。城市竞争力显著提高,2021年宁德GDP总量在全省位次由第8位跃升至第5位,2022年历史性跻身全国百强城市,2023年排名再晋升10位,位列第82位。

  二、产业高质量发展闯出“新赛道”

  新中国成立75年来,宁德紧跟时代步伐,统筹协调发展,发挥自身独特区位优势和后发优势,抢抓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机遇,积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产业发展向高质量迈进。

  (一)农业产业现代化步伐加快。新中国成立75年来,随着农村改革的不断深化,宁德农业生产由传统个体劳作转向规模化、专业化、集约化生产,农业现代化进程明显加快,闽东特色的乡村振兴之路迈开坚实步伐。全市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由1949年0.75亿元增加至2023年718.28亿元,按可比价计算增长51.4倍,年均增长5.5%。创新开展“我在宁德有亩田”活动,以共享土地收成方式推动撂荒地复垦复耕。2023年,全市粮食播种面积136.09万亩,粮食总产量48.11万吨。粮食亩产由1949年的89公斤提高到2023年的354公斤,增长4.0倍。宁德立足丰富的山海资源,大力发展茶叶、蔬菜、水果、中药材、食用菌、畜牧业、水产品、林竹花卉八大特色产业,形成“宁德大黄鱼”、“福鼎白茶”、“福安巨峰葡萄”、“古田银耳”、“柘荣太子参”等特色鲜明、竞争力强、市场信誉好的农产品公用品牌。2023年,全市茶园总面积达113.17万亩,茶叶产量13.43万吨,产值53.12亿元;食用菌(干鲜混合)产量22.27万吨,产值78.99亿元;水产品养殖面积77.45万亩,产量111.65万吨,产值355.32亿元。同时聚焦三产融合发展,通过数字农业、智慧农业建设,农业产业链不断延伸,产品加工向精深方向发展,“互联网+农业”“旅游+农业”等新业态涌现,为农业创新发展带来新的动力。2023年末,全市拥有全国农业产业强镇8个、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9家;特色农产品优势区28个,其中国家级4个,省级24个。

  (二)工业创新驱动点燃新引擎。新中国成立初期,宁德工业在艰难中起步,到1978年工业增加值仅有1.25亿元。改革开放后,宁德工业经济进入规模化集聚的飞速发展期,到2012年工业增加值突破400亿元。党的十八大以来,宁德主动适应新常态,激发新活力,工业发展显现出极大的韧性,工业增加值从2012年的433.69亿元增加至2023年的1942.99亿元,年均增长12.4%,高于同期GDP年均增速3.3个百分点,工业化水平达到51.0%。2017-2018年间,宁德积极响应“三去一降一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下大力气淘汰一批高污染、高耗能项目和落后产能,组织实施135个技改和循环经济示范工程,关停石板材企业258家,取缔地条钢企业18家,有力破除无效供给,推动化解过剩产能,为工业转型升级腾出空间。此后,宁德坚持龙头壮大、链条延伸、场景拓展、融合循环,大力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发展,打造了锂电新能源、新能源汽车、不锈钢新材料、铜材料等四个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主导产业。2023年,四大主导产业增加值增长21.8%,高于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平均增速4.7个百分点,拉动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7.9个百分点。截至2023年底,全市四大主导产业龙头企业的产业链配套企业达200多家;全市产值亿元以上工业企业282家,其中100亿元以上16家。2022年,宁德动力电池集群入选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不锈钢新材料产业园入选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大批勇立潮头的企业争相展现创新力量,宁德工业科技创新能力明显提升,产业转型升级加快,全市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从2012年的1.8%提高到2023年的55.3%,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从2012年的4.6%提高到2023年的61.6%。

  (三)服务业发展步入快车道。新中国成立初期,服务业发展相对缓慢。1950年宁德第三产业增加值仅0.07亿元,到1978年也只有1.39亿元。改革开放以后,服务业随着市场繁荣而日益兴旺,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2023年,全市服务业增加值1270.08亿元,按可比价计算,是1950年的1878.2倍,年均增长10.9%。其中,批发和零售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住宿和餐饮业,房地产业增加值分别达到256.40亿元、160.27亿元、38.40亿元和144.17亿元,分别是2005年的4.0倍、6.9倍、3.0倍和3.0倍,年均分别增长7.9%、11.3%、6.2%和6.3%。党的十八大以来,新产业、新业态、新商业模式不断涌现,服务业发展进入新阶段,金融、信息技术、旅游等新兴服务业快速兴起,现代物流体系加快布局,成为经济增长新亮点。2023年末,宁德金融机构本外币存贷款余额双双突破4000亿元大关,分别达到4311.38亿元和4097.95亿元。2023年,全市金融业增加值207.71亿元,按可比价计算,是2005年的10.7倍,年均增长14.1%,占GDP的比重为5.5%。全市规模以上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营业收入达44.85亿元,宁德入选中国百强新型智慧城市。文旅创新融合,旅游市场“热辣滚烫”。2023年宁德上榜全国十大热门旅游目的地,全市实现国内旅游收入579.49亿元,是2005年的24.1倍,年均增长19.4%;接待国内旅游人数6207.29万人次,是2005年的18.0倍,年均增长17.4%。

  三、内外贸易协同壮大释放“新活力”

  新中国成立75年来,宁德流通领域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消费品市场经历了由紧缺向繁荣的发展历程。党的十八大以来,宁德坚持改革开放,抢抓“一带一路”机遇,积极融入国内国际双循环,消费市场活力显现,对外贸易加速发展,开放程度不断扩大。

  (一)市场消费热点纷呈。新中国成立初期,宁德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仅有0.21亿元。伴随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市场建设不断加快,消费品市场日益发展壮大,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不断迈上新台阶,先后于1988年、2003年、2014年跨过10亿元、100亿元、500亿元大关,2023年实现零售总额934.58亿元,按现价计算,1951-2023年年均增长12.2%。党的十八大以来,宁德积极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市场流通水平大幅提升,消费内容日趋多样化,消费结构升级步伐加快。2023年,新能源汽车、智能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智能手机、可穿戴智能设备类商品实现零售额11.74亿元,占限额以上零售额8.0%,是2019年的1.28倍,年均增长6.5%。

  (二)消费业态焕新升级。党的十八大以来,宁德以节约土地、整合业态、满足各类空间需求为特色的城市商业综合体快速发展,改变了传统的消费方式,提升了城市整体品位,以其为中心形成的各大商圈给居民消费带来新的体验。与此同时,以网络购物、直播带货、文化体育娱乐消费等为代表的新业态蓬勃兴起,成为拉动消费增长的新兴力量。根据“商务万象”监测数据,2020-2022年,全市年均网络零售额达到276.00亿元,占同期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达31.7%。2023年,全市限额以上批发和零售业参与公共网络交易企业162个,比2014年增加了159个,实现网上零售额31.83亿元,是2014年643.8倍,占限额以上企业零售额比重的21.6%,比2014年提高21.3个百分点。

  (三)开放水平不断提升。改革开放以来,全市紧抓对外开放的政策,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不断提升对外开放层次和水平,实现进出口贸易从小到大,外贸市场迅速发展。全市外贸出口总额由1988年的352万美元增加到2023年的1100.20亿元(156.52亿美元),总量跃居全省第四位。出口结构实现了从冻鱼、茶叶等初级产品为主向高新技术产品为主的巨大转变。2023年,“新三样”中的锂电池、电动载人汽车表现亮眼,出口值同比分别增长22.0%和46.1倍。2023年,宁德上榜中国外贸百强城市第40位。同时,一些企业走出国门,如宁德时代在德国和匈牙利、鼎信在印尼分别设厂。

  四、基础设施突破制约注入“新动能”

  新中国成立75年来,宁德交通、通信、电力等一大批重点基础设施项目相继建成,困扰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制约得到有效缓解,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一)交通运输网络日趋完善。新中国成立75年来,宁德持续加大高速公路、铁路、国省道以及港口码头的建设力度,形成“四纵两横”高速公路网、“四纵四横三联”普通国省干线网,有效构建互联互通的物流集疏运通道。2015年,京台高速公路古田段正式通车,宁德实现县县通高速。截至2023年底,全市公路总里程增至13006公里,是1990年的3.0倍,平均每年增加264公里;拥有等级公路12316公里,占通车总里程94.7%。2023年公路货运量7214万吨,是1990年的177.6倍,年均增长17.0%。2009年温福铁路动车组正式通车,结束了宁德没有铁路的历史。2023年,宁德段铁路营业总里程达到310公里,全年旅客发送量814.37万人;宁德陆港出口汽车中欧班列首发,宁德产品走向世界的国际物流通道更加便捷。港口作业区和码头建设投入持续加大,一批重要港口码头陆续建成,货物周转能力大幅增强。截至2023年底,全市生产性泊位增至57个,其中万吨级以上泊位15个;全市沿海港口货物吞吐量达7839万吨,比1978年增加7820万吨;水路货物周转量120.57亿吨公里,占全市货物周转量的63.3%。

  (二)通信基础网络覆盖山海。新中国成立初期,宁德通信设备和通信方式十分落后,改革开放以后,信息化进程明显加快,全市邮政、快递、移动宽带业务得到迅速发展。2023年,全市邮电业务收入50.23亿元,比2001年增长4.1倍,年均增速7.7%。2023年全市邮政函件业务89.56万件,包裹业务7.03万件,快递业务量1.38亿件。2023年移动电话用户335.22万户,其中5G移动电话用户149.18万户;固定互联网宽带接入用户161.3万户,固定宽带家庭普及率127.12部/百人。近年来,宁德开展近、中、远5G海域覆盖专项工程,基本实现5G信号50公里海域全覆盖,做到“沿海体验优、近海信号稳、远海呼得着”,给海上群众的生产生活带来便利。

  (三)电力能源供给多元发展。新中国成立初期,宁德能源生产能力不足,1949年,全市水电装机合计仅90千瓦,年均发电量仅3.1万千瓦时。1958年,全国第一个地下水电站—古田溪水电站建成投产,此后,桑园、黄兰溪、大港、穆阳溪、洪口等水电站陆续建成,宁德水电装机容量突破200万千瓦,达到235.8万千瓦。1992年“南联省网、北接华东电网,两头拓展、能进能出”的闽东区域电网形成,电力生产能力和供应能力显著提高。此后,大唐火电、宁德核电、霞浦风电、周宁抽蓄发电等能源重点工程相继竣工投产,形成涵盖水电、火电、核电、风电、光伏发电等全系能源矩阵,多元化的能源供应体系初步构建。全市电力装机容量由1978年的33.11万千瓦提高到2023年的1212万千瓦,增长36.6倍。2023年,全市发电量突破500亿千瓦时,达到570.38亿千瓦时,是1978年的53.0倍,年均增长9.2%,总量占全省的17.8%。宁德已成为保障华东电力供给的重要能源基地。

  五、人民群众安居乐业开启“新生活”

  新中国成立75年来,宁德大力实施促就业、增收入、强保障、惠民生工程,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宁德始终牢记并践行“把心贴近人民”的谆谆教诲,坚持民生优先、重点突破,着力解决群众急难愁盼,人民生活质量不断提高,幸福感显著增强。

  (一)居民收入持续增加。新中国成立75年来,宁德经济的快速发展,带动城乡居民收入的增加和消费能力的提升,居民消费从最初的追求温饱,向美好生活的需要迈进,生活质量大幅提升。全市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纯)收入由1978年的98元提高到2023年的24819元,年均增长13.1%,快于同期经济增长2.0个百分点;恩格尔系数从1985年的64.6%下降到2023年的39.8%。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1990年的1331元提高到2023年的44639元,年均增长11.2%,快于同期经济增长0.1个百分点;恩格尔系数从1990年的66.6%下降到2023年的35.1%。2023年末,全市住户存款1724.86亿元,是1978年的9556倍,年均增长22.6%;全市民用汽车保有量(包括三轮汽车和低速货车)39.8万辆,其中私人汽车保有量35.1万辆。

  (二)人居环境持续优化。新中国成立75年来,宁德城乡面貌焕然一新,城市绿地、沿湖公园等公共绿化区域不断涌现,城市道路、供水供气、污水处理等市政设施全面提升;全域梯次推进“绿盈乡村”建设,加强农村生活垃圾处理,推动农村改厕改水全覆盖,村容村貌整治提升,老百姓推窗见绿、出门见景成为生活新常态。2023年,全市森林覆盖率59.7%,比1990年提高12.5个百分点;全年中心城区环境空气优良天数(达标天数)比例为97.5%;重点流域、主要湖库、县级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宁德先后成功获评国家级园林城市、全国文明城市,连续3年上榜中国“绿都”城市20强。屏南县获评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周宁县获批创建全国“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中国天然氧吧”;寿宁县获评“世界长寿乡”。

  (三)社会保障不断健全。新中国成立75年来,宁德持续筑牢民生保障,扩大社会保障覆盖范围,完善社会保障政策,加快打造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2023年末,全市共有0.73万名城市居民享受最低生活保障,7.51万名农村居民享受最低生活保障;全市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人数110.75万人;参加城乡居民养老保险人数145.34万人,参保率达99.42%;参加基本医疗保险人数319.90万人、工伤保险61.86万人、失业保险39.92万人;拥有各类养老床位数2.61万张。医疗服务业的数量和质量相比新中国成立初期显著提升,医疗技术水平得到全面改善。2023年,财政支出中卫生健康支出47.89亿元,是2000年的55.9倍,年均增长19.1%,占财政支出的比重达11.8%。2023年末,全市共有各类医疗卫生机构3076个,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宁德医院落地;卫生技术人员2.25万人;卫生机构床位数1.87万张。

  六、社会事业欣欣向荣呈现“新气象”

  新中国成立75年来,宁德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打造完善科技创新体系;持续优化教育资源配置,加快补齐教育短板;着力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大力弘扬“闽东之光”,全市科技、教育、文化事业蓬勃发展。

  (一)科技创新成果涌现。宁德大力实施科技创新扩面升级专项行动,在主导产业带动下,科技投入快速增长。2022年全社会研究与实验发展经费内部支出119.87亿元,占全年GDP的3.3%,比2012年提高2.6个百分点。截至2023年底,全市拥有国家高新技术企业278家,科技小巨人企业139家;拥有省级以上实验室11家,其中全国重点实验室1家,省级创新实验室1家。以宁德时代、青拓集团、上汽集团、中铜东南铜业等龙头企业为代表的“宁德智造”越发闪耀。宁德时代2021年入选“灯塔工厂”,2023年发布全球首款4C超充电池、凝聚态电池。青拓集团2018年全球首发高氮节镍奥氏体不锈钢QN1803,开启不锈钢品种从跟随到引领的时代,2023年成功轧出0.015毫米世界最薄手撕钢。上汽宁德基地主机厂自动化率超99%,与宁德时代共同研发的上汽魔方电池,超越全球最权威的安全试验机构针对汽车动力电池制定的UL2580标准,真正做到“零热失控”。中铜东南铜业是全球5家“双闪炼铜”企业之一,阴极铜纯度达99.996%。

  (二)教育事业长足发展。新中国成立初期,宁德教育水平低下,人口文化素质差,1964年全市文盲率达45.5%。改革开放以来,党和政府十分重视发展教育,扫盲成效显著,人口普查资料显示2020年宁德市文盲率下降至2.7%。党的十八大以来,宁德市持续加大教育投入,努力提升教育公共服务水平。2012-2023年,财政教育支出累计693.36亿元,占同期全部财政支出的20.1%,居各项支出之首。2023年,学前教育普惠率93.51%,小学净入学率99.99%,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为101.35%。2023年末,全市各类学校995所,其中高等院校2所;在校学生62.06万人,教职工5.16万人。宁德师范学院《高等代数》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

  (三)文化事业成果丰硕。宁德始终牢记并践行“把闽东之光传播开去”的重要嘱托,以文化人、以文润心,全面奏响“魂牵梦绕、山海交响”新乐章,文化事业取得长足发展。截至2023年末,全市共有中国历史文化名镇5个、名村14个,中国传统村落155个;纳入文物保护名单的不可移动文物665处(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23个。共有国有艺术表演团队5个,电影院29个,群众艺术馆1个,文化馆9个,国有博物馆(纪念馆)13个,公共图书馆10个。“闽东之光”文化品牌深入打响,文化惠民工程深入开展,产生了《鸾峰桥》《畲嫂》等国家级优秀剧目;“畲族双音”登上央视春晚,建成全国最大畲族文献资料库;《相见在鸾峰桥》《那山那海》等影视作品线上发行。文化事业的大发展大繁荣,提高了全民文化素质,有效提升了文化软实力。

  75年滴水穿石,75年沧桑巨变。站在新的历史起点,我们要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接续奋斗、实干苦干、久久为功,为奋力谱写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宁德篇章作出新的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