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争朝夕加油干 不负韶华再出发——撤地设市20年宁德城乡居民生活大变迁

来源:本网 发布时间: 2020-10-10 15:57
加大字体 缩小字体 收藏 取消收藏 打印

  只争朝夕加油干 不负韶华再出发

  ——撤地设市20年宁德城乡居民生活大变迁

  二十年的砥砺奋进,二十年的春华秋实,二十年的跨越赶超。过去的二十年是宁德撤地设市取得辉煌成就的二十年,也是城乡居民面貌发生巨大变化、城乡居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的二十年。在这二十年里,宁德经济发展和社会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综合经济实力不断增强,城乡面貌发生深刻变化。在经济发展的同时,宁德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民生改善,始终将民生改善作为各级党委和政府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加大财政投入,积极实施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千方百计增加居民就业机会,拓宽收入渠道,为促进居民增收创造有利条件,经济发展进入崭新时代。宁德人民正以逢山开路,遇水架桥,将改革进行到底。

  一、收入逐年提高,亮点五彩纷呈

  (一)收入快速增长,与经济发展基本同步

  撤地设市以来,随着保就业、促增收、惠民生、惠农富农和脱贫攻坚等政策的实施,宁德城乡居民收入逐年提高,接连破关。2000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745元,2012年突破2万元,2017年突破3万元,2019年达到35887元,比2000年增加30142元,增长5.7倍,年均增长10.5%;2000年农民人均纯收入2850元,2013年突破1万元大关,到2019年达到17804元,比2000年增加14954元,增长5.2倍,年均增长10.1%。城乡居民收入均实现两位数的年均增长率。

  特别是十八大后,经济增长从追求量到追求质。近年来,宁德市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多上几个大项目,多抱几个‘金娃娃’,加快跨越式发展”的殷切嘱托,以发展新理念引领区域发展,形成了新能源、新能源汽车、不锈钢新材料和铜材料等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四大主导产业,构筑起宁德高质量发展的“四梁八柱”。2013-2019年宁德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分别增长9.1%、10.4%和8.7%,年均增速分别比全省平均水平高0.1个百分点、0.6个百分点和0.1个百分点。2016年宁德已率先实现了十八大提出的到2020年农村居民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的目标,2019年实现了到2020年城镇居民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的目标。

  表1:  2013—2019年福建与宁德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

         

指数 :上年=100

年  份

福建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宁德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福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宁德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福建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宁德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2013

 

111.4

109.8

109.7

112.2

113.7

2014

110.0

110.1

109.0

109.1

110.9

111.7

2015

108.9

109.2

108.3

108.7

109.0

109.6

2016

108.7

109.0

108.2

108.2

108.7

109.1

2017

108.8

108.6

108.3

108.3

108.9

108.9

2018

108.6

108.5

108.0

107.9

109.1

109.7

2019

109.1

109.5

108.3

109.0

109.8

110.3

  (二)农民收入增幅赶超城镇居民,城乡收入差距缩小

  2000-2009年,宁德城镇居民收入年均增长10.3%,高于农村居民年均增幅2.5个百分点,城乡居民收入比大多在高位徘徊。随着统筹城乡发展政策的不断深入,城乡一体化进程持续加快,2010-2019年宁德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一直保持高于城镇居民的增速,年均增长11.7%,比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幅高出1.7个百分点。同时,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也在持续缩小,城乡收入比由2010年的2.57:1缩小到2019年的2.02:1。

  (三)城乡居民收入来源多样,结构不断优化

  随着收入来源和渠道的拓宽,以工资性收入为主的城镇居民收入结构、以经营收入为主的农村居民收入结构逐步优化,向更加均衡格局转变。工资性收入依旧是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的主体,但比重明显下降。个体经济的不断发展,产业结构的不断改革、优化升级,城镇居民个体创业、家庭作坊形式多样,经营净收入增长快速。同时,居民的投资理财观念日益加强,城镇居民购买理财产品如债券、基金、股票等不断增多,利息、股息和红利等促使财产净收入逐年增加。2000年城镇居民工资性收入3779元,占可支配收入的65.8%,经营净收入789元,占13.7%,财产净收入124元,占2.2%。2019年经营净收入占比大幅提升,工资性收入比重下降19.9个百分点,经营净收入和财产净收入比重分别提高16.5个百分点和8.4个百分点。农村居民收入以经营净收入为主的格局逐年改善,2019年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构成中,经营净收入占57.9%,比2000年下降了2.8个百分点,转移净收入占10.1%,比2000年提高了6.2个百分点。

表2:       撤地设市以来主要年份宁德城镇居民收入及结构变化情况

 

收入构成

2000年

2013年

2016年

2019年

 
 

人均可支配收入(元)

占比(%)

人均可支配收入(元)

占比(%)

人均可支配收入(元)

占比(%)

人均可支配收入(元)

占比(%)

 

人均可支配收入

5745

100.0

21965

100.0

28164

100.0

35887

100.0

 

(一)工资性收入

3779

65.8

11249

51.2

12994

46.1

16469

45.9

 

(二)经营净收入

789

13.7

5699

25.9

8458

30.0

10850

30.2

 

(三)财产净收入

124

2.2

2191

10.0

2637

9.4

3808

10.6

 

(四)转移净收入

1089

19.0

2825

12.9

4075

14.5

4760

13.3

 

       撤地设市以来主要年份宁德农村居民收入及结构变化情况

收入构成

2000年

2013年

2016年

2019年

 

人均可支配收入(元)

占比(%)

人均可支配收入(元)

占比(%)

人均可支配收入(元)

占比(%

人均可支配收入(元)

占比(%)

人均可支配收入

2850

100.0

10121

100.0

13516

100.0

17804

100.0

(一)工资性收入

902

31.6

2952

29.2

4082

30.2

5502

30.9

(二)经营净收入

1729

60.7

6140

60.7

8084

59.8

10304

57.9

(三)财产净收入

99

3.5

128

1.3

145

1.1

196

1.1

(四)转移净收入

112

3.9

901

8.9

1205

8.9

1802

10.1

  (四)全省排位前移,实现跨越赶超

  撤地设市以来,城乡居民收入在快速增长的同时,还实现了收入水平在全省位次的前移。2013年宁德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现跨越赶超,由全省9设区市末位上升至第8位,2019年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高于末位419元。2016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也实现跨越赶超,位次上升为第8位,2019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高于末位739元。

  (五)脱贫攻坚精准发力,脱贫成效显著

  撤地设市以来,宁德人民矢志摆脱贫困。坚持把“加快发展、摆脱贫困”作为工作主线,树立“弱鸟先飞”意识,大力开展扶贫开发,脱贫攻坚成效显著,贫困地区面貌发生根本性变化。2000-2019年,全市6个省定贫困县(霞浦、古田、屏南、寿宁、周宁、柘荣)农村居民收入年均增速分别为10.0%、10.3%、10.0%、9.6%、10.0%、9.7%,与全省年均增速相当。2018年霞浦县退出省级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2019年宁德7.2万建档立卡贫困户全面实现脱贫,453个贫困村和古田、屏南、寿宁三个省级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实现“摘帽”。2020年4月,经福建省政府认定,柘荣、周宁两个省级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达到退出标准。至此,宁德市6个省级扶贫开发重点县顺利脱贫“摘帽”。“宁德模式”吸引了老挝、柬埔寨、越南、南非等国家政党考察团前来学习考察。走出了一条具有闽东特色的乡村振兴和高质量发展之路。

   二、消费持续升级,品质显著改善

  (一)消费水平大幅提高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居民收入的持续增长,居民钱袋子不断充实,消费品市场日益繁荣,消费环境不断改善,居民消费水平大幅提升。2019年宁德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24868元,与2000年相比,增长5.7倍,年均增长9.6%;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3577元,与2000年相比,增长7.4倍,年均增长11.1%。

  (二)恩格尔系数持续下降

  恩格尔系数变化过程是反映居民生活水平的变化过程,恩格尔系数的下降,表明宁德居民饮食质量不断提高。撤地设市以来,宁德城乡居民恩格尔系数大幅下降,其中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从2000年的48.4%下降到2019年的33.1%,累计下降15.3个百分点;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从2000年的53.2%下降到2019年的38.5%,累计下降14.7个百分点。

  (三)消费层次提档升级

  一是食品消费质量不断提高。撤地设市以来,随着生活质量提高和食品消费增长,居民的消费理念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膳食结构从单一的吃饱,发展到既讲究荤素搭配又注重粗细结合。城乡居民食品消费以健康营养为理念,绿色食品、保健食品更为广大居民家庭所重视,一些价格较高的滋补食品也在居民的餐桌上占据一席之地。在饭店、酒楼吃饭成为经常性消费内容。2019年宁德城镇人均食品消费支出8223元,是2000年的3.9倍;农村居民人均食品支出5225元,是2000年的5.3倍。

  二是衣着消费趋向品牌化、时尚化、个性化。撤地设市以来,随着收入的增加,市场商品的逐渐丰富,宁德城乡居民穿着从朴实无华的单一颜色,发展到服装品种多样、款式个性、工艺精良、布料高档,品牌多元。人们不再只是简单注重着装,而是讲究个性与修养。2019年宁德城镇居民人均衣着支出1769元,是2000年的3.7倍;农村居民人均衣着支出634元,是2000年的5.9倍。

  三是居住条件持续改善。撤地设市20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住房制度改革的逐步完善,宁德居民的居住条件和生活环境实现了质的飞跃,从居者“忧”其屋,发展为今天的居者“优”其屋。2000年以来,宁德市人居生态环境不断改善,人均住房面积不断增加,2019年中国十佳宜居城市排行榜中,宁德居榜单第八位。城镇居民人均居住支出5571元,农村居民人均居住支出3479元,是2000年12.7倍和15.1倍,年均分别增长13.6%和14.5%。2019年房地产开发投资226.10亿元,比2000年增加220.97亿元。住宅竣工面积110.11万平方米,是2000年的6.4倍。与住房相配套的房屋设施、燃料使用情况更是有了很大程度的改善。2019年抽样调查显示:近9成居民家庭独用自来水,近8成的居民家庭有水冲式卫生厕所,92.6%的居民家庭装有热水器。

  四是出行更加方便快捷。撤地设市以来,宁德市加大基层设施投资力度,着力解决交通落后面貌。2019年宁德交通道路四通八达,汽车、公交车、出租车、高铁、飞机等公共出行方式多样化,家用汽车普及率也逐步提高。2019年城镇和农村居民人均交通和通讯支出分别达到2575元和1076元,是2000年的7.1倍和9.7倍。年均增长10.4%、12.3%。

  每百户城镇居民家用汽车拥有量也在逐年提高。近几年,随着环境保护意识和绿色生态意识增强,共享单车、公交车、顺风车等绿色出行方式越来越常见。

  五是文教娱乐消费受重视。21世纪以来,随着经济社会发展,人们逐步意识到知识和信息的重要性,对教育重要性认识越来越全面,对子女的教育培养重视程度进一步提高,参加各类培训班是大多数家庭的选择,子女教育投入增加带动教育消费增长。农村居民家庭人均教育文化娱乐用品及服务支出由2000年的191元增加到2019年的1167元,是2000年的6.1倍,年均增长10.0%;城镇居民家庭人均教育文化娱乐服务支出由2000年的388元增加到2019年的2762元,是2000年的7.1倍,年均增长10.9%。

  六是医疗保健支出比重加大。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居民医疗保障体系不断完善,医疗保障水平进一步提高,城镇居民对健康越来越重视,观念由治病向防病转变,定期体检、保健养生人群逐年增加,促使医疗保健消费增幅快速增长。2019年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用于医疗保健支出为1220元,比2000年增加1142元,比重增加4.7个百分点,年均增长15.5%;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医疗保健支出为1897元,比2000年增加1717元,比重增加3.5个百分点,年均增长13.2%。

  回眸撤地设市20年,是滴水穿石,久久为功闽东精神的升华体现,也是不忘初心,砥砺前行的壮丽诗篇。20年物换星移,岁月如歌,宁德人民的生活水平突破原有的瓶颈,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等各个领域取得了长足的辉煌成就。宁德人民将继续以习近平总书记在闽东工作期间留下的宝贵精神财富为指引,只争朝夕加油干,不负韶华再出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