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季度宁德市经济实现“开门红”

来源:本网 发布时间: 2019-04-22 10:49
加大字体 缩小字体 收藏 取消收藏 打印

今年以来,我市围绕“一二三”发展战略,坚持高质量发展要求,积极因素增多,发展信心增强,首季经济运行实现“开门红”。12项主要经济指标中地区生产总值、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一般公共预算总收入、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余额、城乡居民可支配收入共7项指标增幅居全省首位。

一、经济运行的主要特点

(一)经济保持较快增长,民生获得感增强

从增速看,经济增长率明显提速。全市生产总值414.97亿元,同比增长11.0%,增速为2015年以来同期最快,明显高于年初预期目标。其中,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39.56亿元,同比增长3.6%;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187.18亿元,同比增长13.9%;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188.23亿元,同比增长9.5%。三次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3.0%59.7%37.3%

从民生看,消费价格总体平稳。市辖区居民消费价格水平上涨0.8%,处于温和上涨区间。居民收入平稳增长。在经济较快增长的同时,居民得到的实惠增多,主要体现在居民收入明显增加。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806元,增长9.4%,高于上年同期1.6个百分点;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929元,增长10.2%,高于上年同期1.2个百分点。就业形势总体稳定,城镇新增就业6541人,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30.9%,超过序时进度5.9个百分点。民生支出保障有力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支出70.1亿元,增长18.1%。其中民生类支出合计64.06亿元,增长23.2%,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比重为83.1%。教育、农林水事务、交通运输等重点民生支出得到有力保障,分别增长7.3%20.5%190.1%

(二)三次产业协同增长,主导产业贡献突出

农业生产平稳增长。农林牧渔业总产值73.85亿元,同比增长3.7%,增幅比上年同期提高0.3个百分点,居全省各设区市第2位。从分行业看,农业完成产值19.29亿元,增长3.5%;林业完成产值4.17亿元,增长2.2%;畜牧业完成产值6.21亿元,下降8.7%;渔业完成产值41.49亿元,增长5.8%;农林牧渔服务业完成产值2.69亿元,增长5.7%茶叶产量稳步增长。茶叶总产量3972吨,比上年增加329吨,增长9.0%。其中白茶产量927吨,增长30.0%。全市茶叶产值3.10亿元,增长25.4%蔬菜、食用菌生产平稳。食用菌(干鲜混合)产量3.95万吨,增长3.5%,增幅比上年同期提高1.2个百分点;蔬菜19.71万吨,增长4.1%渔业生产增势较好。水产品产量21.06万吨,增长6.4%。其中,海水产品产量19.78万吨,增长6.5%;淡水产品产量1.27万吨,增长5.1% 

工业经济支撑有力。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5.0%,增幅高于上年同期7.3个百分点。主导产业贡献突出。主导产业(锂电新能源、不锈钢新材料、铜冶炼)增加值同比增长42.7%,总量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59.4%,比重较上年同期提高14.0个百分点,对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长贡献率为129.9%,拉动规模以上工业增长19.5个百分点。其中,锂电新能源同比增长70.7%,对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长贡献率为80.8%,拉动规模以上工业增长12.1个百分点;不锈钢新材料同比增长17.2%,对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长的贡献率为32.8%,拉动规模以上工业增长4.9个百分点。新增长点企业拉动有力。全市90个市级工业经济新增长点项目目前已实现投产入库73个,实现增加值同比增长52.5%,总量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的比重为51.3%,对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长贡献率达125.8%,拉动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8.9个百分点。工业用电量增幅居全省首位。工业用电量26.90亿千瓦时,增长23.9%,增幅高于全省平均水平23.4个百分点。其中3月当月工业用电量达10.35亿千瓦时,增长50.3%。

服务业平稳增长。全市服务业增加值188.23亿元,同比增长9.5%。服务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为45.4%,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37.3%,拉动经济增长4.1个百分点。营利性服务业贡献突出。营利性服务业实现增加值47.85亿元,同比增长15.3%,增幅高于服务业增加值5.8个百分点,对服务业增长的贡献率达15.3%,拉动服务业增长1.7个百分点。

(三)财政金融总体向好,外贸出口恢复性增长

财政收入稳步增长。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总收入59.47亿元,增长24.8%;地方公共财政收入33.39亿元,增长20.8%,从主要税种收入看,税性收入快速增长。地方公共财政收入中的税性收入达26.83亿元,增长25.5%,占比高达80.3%。其中增值税11.85亿元,增长39.2%;企业所得税6.58亿元,增长40.3%;个人所得税0.98亿元,下降32.4%个人所得税明显减少主要受到所得税改革的影响,所得税改革提高了个税起征点,首次引入专项附加扣除概念,直接让百姓享受减税后的成果。

金融信贷总体向好。3月末,全市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余额2029.21亿元,增长30.5%。其中,非金融企业存款573.88亿元,增长102.9%;住户存款969.29亿元,增长16.0%。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余额1842.92亿元,增长14.8%。中长期贷款中,个人消费贷款余额564.11亿元,增长19.3%

外贸出口呈恢复性增长。全市进出口总值84.46亿元,下降15.7%。其中,进口总值23.08亿元,下降48.2%,出口总额61.38亿元,增长10.3%,增幅分别比1-2月和上年同期提高12.716.1个百分点。此外,一季度全市实际利用外资6895万元,增长11.7% 

二、需要关注的问题

(一)投资动力仍显低迷。全市固定资产投资下降6.5%,其中,项目和房地产开发投资分别下降5.7%和9.5%。从主要行业看一是基础设施投资下降9.9%,影响全市投资增速回落3.7个百分点。其中,交通运输业投资下降16.1%,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投资下降7.3%。二是房地产开发投资下降9.5%,影响全市投资增速回落2.2个百分点;以安置房建设、棚户区改造、扶贫异地搬迁为主的其他房地产业投资下降64.7%,影响全市投资增速回落3.8个百分点。从投资主体看,民间投资下降8.6%,影响全市投资增速回落4.3个百分点。房地产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居民服务业,文化、体育和娱乐业等四个行业的民间投资分别下降10.5%、28.7%、75.0%、49.9%,合计影响民间投资回落10.4个百分点。国有投资下降3.0%,影响全市投资增速回落1.5个百分点;外商和港澳台投资下降53.9%,影响全市投资增速回落0.7个百分点。

(二)消费市场增速放缓。全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59.73亿元,增长10.1%,增幅比上年同期回落1.2个百分点,低于全省平均水平0.7个百分点。分行业看,批发业零售额2.98亿元,增长5.5%;零售业零售额140.37亿元,增长9.9%;住宿业零售额1.52亿元,增长12.0%;餐饮业零售额14.86亿元,增长12.8%。消费市场增长主要依靠2018年底以来新增入库的221家企业拉动,共实现零售额5.47亿元,增长111.5%,对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贡献率为19.6%,拉动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2.9个百分点,而存量企业的拉动作用有限。

(三)服务业发展趋缓。从总体上看,服务业增加值比增9.5%,低于全市经济增长率1.5个百分点;服务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为45.4%,低于上年同期0.7个百分点,也低于全省1.9个百分点。从分行业看批发和零售业,房地产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分别增长9.6%2.1%4.3%,分别较上年同期回落4.08.15.6个百分点。从相关指标看,累计增幅出现回落的有:水路运输周转量增长增幅比上月回落1.1个百分点,零售业商品销售额增幅比上月回落2.1个百分点,住宿业营业额增幅比上月回落1.2个百分点,餐饮业营业额增幅比上月回落1.9个百分点,商品房销售面积增幅比上月回落4.9个百分点。

 

三、建议

(一)增强投资发展后劲。要加强项目进展情况的跟踪,采取有力措施确保重点、重大项目按时落地、开工、达效,为全市投资增量提速提供有力支撑,督促已开工且达到入库标准的项目及时申请入库。加强项目建设要素保障,加快项目投资进度,尽快形成有效投资量。持续激发民间有效投资活力,落实各项产业扶持政策,借力国家金融改革的有利时机,缓解企业融资难等问题,切实增强民间投资发展活力和后劲。同时,也要在优化投资结构上下深功夫,引导企业在技改投资方面加大投入力度,全面提升投资增长质量和效益,为全市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打好基础。

  (二)促进消费市场升温。一方面要加强汽车、家电、旅游、装修、娱乐、休闲、保健、文化、体育等新的消费市场供给,提升商品质量和档次,拓宽服务领域和空间,满足百姓日益增长的个性化、多元化的消费需求;另一方面促进居民收入持续较快增长,改善居民消费预期。

(三)加快服务业发展。继续重视和加快服务业的发展,加强服务业相关指标运行分析和监测预警,弥补短板;加大对服务业企业的招商引资力度,积极做好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的培育和申报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