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接地气”中“长才干”

来源:闽东日报 发布时间: 2024-07-11 11:27
加大字体 缩小字体 收藏 取消收藏 打印

  【开栏的话】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巨大的政治勇气和智慧全面深化改革,推动党和国家各项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福建是改革开放先行省份,习近平总书记对福建全面深化改革工作高度重视、寄予厚望,对宁德提出“闽东的改革应进一步深化,各项工作都要以改革总揽全局”等重要理念。全市上下始终牢记殷切嘱托,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传承弘扬习近平总书记在宁德工作期间开创的重要理念和重大实践,推动全面深化改革不断取得新突破。本报今起推出“新思想引领新时代改革开放之‘宁德篇章’”专栏,展现全市各地各部门各行业全面深化改革、扩大对外开放的鲜活实践和经验做法。敬请关注。

  青山环拥、古屋依偎、溪水合流,夏日里的柘荣县乍洋乡溪口村清幽静谧,迎来了一拨拨避暑纳凉的游客。前不久,来自宁德市直机关的24名年轻干部学员来到村里,开启了为期15天的“四下基层”实践锻炼。

  从事农事劳作、入户走访调研、进行政策宣讲……年轻干部走出机关,走进田间地头,在与村民同吃、同住、同劳动、同调研的过程中,共商乡村发展思路,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在火热的乡村振兴实践中激发干事创业的热情。

  “在‘四下基层’实践活动中,大家一起劳动,一起流汗,与村民面对面、心贴心。”在结束15天的实践活动后,学员赖忠平深切感受到,只有俯下身子,才能真正把心贴近人民,实实在在地为民解忧。

  “四下基层”是习近平总书记在宁德工作期间亲自倡导推行的工作制度,是转变干部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实践创新和重要法宝。开展年轻干部“四下基层”实践锻炼,是我市大力弘扬“四下基层”优良传统,践行新时代党的群众路线,推动年轻干部在基层一线锻炼成长,助推闽东特色乡村振兴之路的创新举措。

  分期分批组织市直机关35周岁以下、无农村工作经历的年轻干部到农村实践锻炼……2022年,我市出台专门意见,着力建立健全年轻干部培养锻炼长效机制,通过实践培训、挂职锻炼、交流任职等方式,组织年轻干部到基层和艰苦地区经风雨、见世面、壮筋骨、长才干,促进年轻干部培养与乡村振兴同频共振。

  年轻干部不缺学历缺经验,不缺理论缺实践,为让他们迅速转变角色、融入基层,我市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工作机制——

  按照“一县一主题”,组织编写了《宁德市年轻干部“四下基层”教材选辑》,形成系统规范的课程体系,打造出“难忘下党”主题馆、仙山学习馆等100多个实践基地,开发出320多个实践项目,有效盘活了一批闲置农房、果园等,借助年轻干部实践活动带来的人员、人流、人气,促进村集体和村民“双增收”。

  遴选经验丰富的领导干部、老干部、乡村振兴指导员等担任实践导师,实行“师带徒”“导师帮带”制度,加快年轻干部成长。

  建立谈心谈话、一线考核、蹲点调研、专项推荐等制度,持续加强跟踪培养,坚持严管厚爱,科学构建“选育管用”全链条机制,确保优秀年轻干部在“赛马场”上脱颖而出。

  年轻干部脑子活、点子多,在乡村实践中结合各自工作岗位和调研成果,围绕乡村产业发展、乡村旅游、农产品种植销售等关键问题提出了许多具有建设性的意见建议,为农村发展带来了新理念、新思路、新动力。

  “我所在的福鼎市巽城村,旅游资源丰富但没有充分开发,黄栀子产业发展规模小。看到这些问题,我们的学员发挥所长,通过网络平台向外推介巽城美景,短短一个晚上浏览量达到3000多人次。有的学员还结合本职岗位,向单位建议加快推动城乡供水一体化,解决巽城用水难题等。”曾参与“四下基层”实践活动的学员彭桂花说道。

  “这次‘四下基层’,我走访了古田桃溪村、利洋村和金翼村,不仅学到了很多实践技能,还学会了如何与村民沟通,倾听他们的需求,用心去感受他们的喜怒哀乐。”宝贵的基层实践,让学员陈彦艳受益良多。她说,基层工作要脚踏实地。

  在田间地头劳作,在与群众面对面、心贴心的交谈中,学员们深刻体会到劳作的艰辛和乡村生活的不易,激发他们思考如何推进乡村振兴,带领村民过上更好的生活。

  “‘四下基层’活动不仅让我们深入了解了基层的实际情况,更让我们在与群众的互动中增强了责任感和使命感。唯有通过亲身实践,才能真正‘汲取智慧的甘泉,获得深刻的洞察’。”曾参与福安市“四下基层”实践活动的学员郑唯说道。

  据统计,2022年以来,我市已累计组织5900多名年轻干部到乡村与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同调研”,选派412名选调生、引进生和市直单位年轻干部到乡村一线和信访部门挂职,28名有培养潜力的年轻干部在市直单位与县乡间双向交流任职,推动群众得实惠、乡村增活力,实现了干部成长与乡村振兴同频共振。

  □  记者 郭晓红

网站编辑:李玲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