唱响新时代的奋进之歌

——二○一八年全市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综述
来源:中国宁德 发布时间: 2019-02-13 08:12
加大字体 缩小字体 收藏 取消收藏 打印

  新思想引领新时代,新作为开启新征程。

  刚刚过去的2018年,奋进中的宁德,大项目接连落地、“金娃娃”茁壮成长,“四梁八柱”挺立山海,在闽东大地上抒写了“宁德速度”“宁德温度”,展现了“宁德形象”“宁德精神”,赶超跨越气势如虹。

  奋进新时代,必须奏响昂扬旋律;启航新征程,必然坚定精神力量。一年来,全市宣传思想文化战线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围绕中心,服务大局,自觉承担起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一次次通俗易懂的理论宣讲春风化雨般播撒在闽东大地,凝聚共识、引领方向;一场场紧扣时代的主题宣传接地气、抵人心,宁德好声音更加响亮;一个个文艺佳作迭出,讴歌时代,普惠群众……宣传思想文化的引领,如静水深流浸润百姓心田,为坚持高质量发展落实赶超,全面实施“一二三”发展战略,谱写新时代宁德发展新篇章发挥了舆论推动、精神激励和文化支撑的积极作用。

  高举旗帜  奏响主旋律

  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入脑入心,是理论武装工作的首要政治任务。新年伊始,市县两级理论宣讲轻骑兵“田秀才”“小板凳”小分队走进柘荣县黄柏乡,为群众宣讲市“两会”精神。欢声笑语中,共识在凝聚,信念在增强。

  “我们将‘两会’精神精心编写成各种台词,通过快板、双簧等形式表现出来。”“田秀才”小分队队员吴海东告诉记者,接下来,他们还将奔赴各县乡村,将“冒着热气”的政策精神送到基层一线。

  理论创新每前进一步,理论武装就必须跟进一步。党的十九大前夕,我市第一时间组建“理论宣讲轻骑兵”,实施理论进基层“百千万”工程,把讲台搬到田间地头,交给一线干部群众,以身边人说身边事,用大白话讲大道理,让党的理论宣传更加接地气、聚人气。截至目前,市县两级组建宣讲小分队112支,宣讲员1220名,开展各类面对面、分众式、互动化的宣传活动,切实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人心。宁德“理论宣讲轻骑兵”荣膺中宣部“基层理论宣讲先进集体”。

  线上线下互促互动,干部群众同频共振,从沿海到山区,从机关到企业,从乡村到城市,我市掀起用新思想武装头脑的热潮,奏响闽东大地最嘹亮、整齐的时代主旋律。

  一年来,高扬旗帜,深化理论武装,挺起理想信念“主心骨”。全市宣传思想文化系统按照中央和省委、市委的要求,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全党、教育群众。

  ——意识形态引领方向。全市宣传文化系统严格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将意识形态工作纳入市县两级党委常委会工作要点,作为常委会向全委会报告工作的重要内容,市委分管领导带头到县市党委中心组上意识形态党课,推动各级各部门党委(党组)主要负责同志带头抓意识形态工作、带头管阵地把导向强队伍、带头批评错误观点和错误倾向。完善采编播“三审三校”制度,严格请示报告,确保各类意识形态阵地不发生导向问题。

  ——主题宣传出新出彩。市委宣传部围绕学习贯彻市委全会精神,制定宣传方案,开设专栏专题,充分运用消息、通讯、特写等多种形式,紧扣推进四大主导产业发展、开展海上养殖综合整治提升、抓好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省运会宣传等工作,报道我市各地各部门坚持高质量发展落实赶超、全面实施“一二三”发展战略的生动实践,在全市营造学习宣传贯彻的浓厚氛围。

  ——从严治党落细落实。以党的旗帜为旗帜,以党的方向为方向,以党的意志为意志,宣传部门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实施细则精神和省、市实施办法,扎紧制度笼子,落实部务会议议事制度、中心组学习、“三会一课”等各项制度,持之以恒纠正四风,宣传思想文化战线站稳政治立场、增强政治能力、严守政治纪律、强化政治担当。

  讲好故事  弘扬闽东之光

  三十年前赴后继,三十年一以贯之。2018年5月31日,光明日报头版刊发的长篇通讯《滴水穿石三十年——福建宁德脱贫纪事》,生动呈现了宁德脱贫攻坚的精彩篇章,在各地干部群众当中引发强烈反响。

  重大主题宣传出新出彩,正是我市宣传思想战线不断锐意进取、开拓创新所取得的成果。一年来,市委宣传部加强与中宣部、省委宣传部和中央、省级主要新闻媒体的沟通联系、主动对接,推动《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央电视台、《福建日报》、福建广播影视集团等一批中央、省级主要新闻媒体关注宁德、宣传宁德。2018年,中央主要新闻媒体刊发我市报道165条。

  其中,在“国家扶贫日”前后,《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经济日报》头版、新华社通稿、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相继刊播深度报道,聚焦改革开放40年宁德摆脱贫困奔小康的成效亮点;中宣部组织中央主要外宣媒体到我市开展集中采访,以全媒体、多语种对外宣传推介宁德;中新社组织“行进中国·海外华文媒体福建行”活动,来自22个国家和地区的38家华文媒体深入我市采访,宣传推介我市优美的山海风情、深厚的人文底蕴和日新月异的发展新貌。

  此外,圆满承办中宣部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系列研讨会;调研成果《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宁德模式”》入选中宣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理论研讨会会议论文;微视频《宁德纪事》入选“伟大的变革——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型展览”网上展馆《百城纪事》展项;如期完成扶贫开发主题展示馆的各项建设工作,集中展现三十年来全市上下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走好摆脱贫困之路的生动实践,彰显“闽东事、天下理”。

  寒冬腊月,全市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集中服务活动在福安市下白石镇下岐村举行,书法家们现场挥毫泼墨,赠送春联,志愿者们开展便民服务,情意绵绵。旧时的“连家船民”时刻感受着党和政府的关怀与温暖。

  贫困不拒绝文化,脱贫离不开文化。近年来,我市宣传思想文化战线主动作为,积极落实乡村振兴战略,集中力量建设100个重点村(社区)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部署文化扶贫工作,出台实施意见,以项目化形式,实施文化扶志、文化春雨和文化引擎三大工程,推广“古村落+文创”等文化融合新业态,助力精准扶贫。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水平明显提高,文化小康建设取得重大阶段性成果。

  一篇报道,不再是单种呈现方式。图文加视频,已是标配。我市突出平台搭建,建设新宁德客户端和市直媒体新媒体宣传矩阵,完成宁德电视台高清改造,推进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从报纸、屏幕到两微一端全面覆盖,推动形成“一次采集、多元生成、多渠道发布、快速度传播、广覆盖受众”的传播机制,集中打造全媒体宣传平台。在省运会宣传报道中,全方位展示了“相约三都澳、逐梦新时代”“绿色省运、魅力宁德”的风采。

  讲好宁德故事,建设文化宁德。我市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把闽东之光传播开去”的嘱托,坚持用文化引领发展、用文化服务群众……

  “闽东诗群”代表诗人汤养宗作品集《去人间》荣获第七届鲁迅文学奖,闽东诗歌再添重量奖项;

  七集大型高清纪录片《逐梦山海》登陆央视,以区域典型讲述扶贫故事;

  22集电视纪录片《红色闽东行》在福建电视台综合频道黄金时段播出,这是省内地市一级电视台拍摄的大型纪录片,首次在省台完整播出;

  音舞诗画《山海的交响》获第七届福建艺术节导演奖一等奖,壮美山海踏歌而来……

  引领风尚 彰显核心价值

  交通路口,车辆礼让行人蔚然成风;街道小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随处可见;城市乡村,和谐新风遍吹。我市着力打造的道德风尚建设高地之“高”,由此可窥一斑。

  一年来,以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为抓手,全市深入实施市民素质提升、文明风尚培育等“八大文明工程”,开展文明创建“八个一”主题活动,推出以弘扬时代新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题的宣传栏2500多个、楼道宣传图4500多面、宣传广告9000多面,发放宣传手册12万多册,将向上向善的正能量延伸到百姓生活的每一寸土地。

  文明风尚的形成、社会正气的弘扬离不开典型和模范的力量。屏南县路下中心小学教师陆桂梅34年如一日,用爱坚守三尺讲台,获评省级“最美教师”;霞浦县公安局禁毒大队大队长陈振,牢记使命,护一方安定,获评市级“最美警察”;蕉北街道培英社区党支部书记黄丽烽,扎根社区,为民服务不停歇,获评“最美社区工作者”……

  一年来,我市充分发挥榜样的示范作用,广泛开展“身边的好人”评议推荐和“最美人物”“道德模范”评选推荐活动,让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典型都能发光发热,让一座座道德灯塔昂然挺立。

  最美人物从“风景”变成“风尚”。勤俭节约、孝老爱亲、诚信教育、公益行动、学雷锋志愿服务、文明旅游等形式多样的主题实践活动蓬勃开展,文明城市、文明村镇、文明单位、文明家庭、文明校园等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同频共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润物细无声”的滋养、移风易俗活动覆盖每一座村庄。

  思想如炬,引领未来。站在新的历史起点,全市宣传思想文化战线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着力筑牢思想根基,汇聚起全面实施“一二三”发展战略的强大正能量,让主旋律更加响亮,正能量更加强劲。(记者 赵巧红)

网站编辑:陈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