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昆村

来源:中国宁德 发布时间: 2014-09-25 16:56
加大字体 缩小字体 收藏 取消收藏 打印











    江南孔裔第一村——西昆村
    西昆是江南最大的孔子后裔聚集地,被列为省级历史文化名村。全村400多户2000多人口中,800多名是孔子后裔,千百年来传承着孔子文化和精神;西昆的孔氏家庙、古屋、孔墓等历史人文景观无不渗透着圣人的智慧与光芒;西昆的圣人殡、书灯田等独有的习俗散发着至圣至贤的气息……
    《孔氏家谱》记载:孔子第55世孙克伴公,为江苏镇江丹徒人,16岁报壮丁,挑入汤元帅麾下,官升右卫总旗。明洪武元年(1368年),征战福建,其间被敌军围困三天三夜,最终阵亡,录军功世袭右卫总旗。由于被困时,克伴公曾使其外甥解困,却始终不见援军,临终前,克伴公对天发誓:“非孔姓子不入孔门”。根据克伴公临终遗言,其侄孔希顺(第56代孙)于洪武十三年(1380年)袭补福建建宁右卫总旗,此后屯兵长溪(今霞浦)柘洋里(今柘荣),并治水患,而家于东峰。清朝康熙年间,孔子第64代孙孔尚荣、孔尚志兄弟,又从柘洋迁居福鼎西昆村。
    在福鼎市管阳镇西昆村的主村道旁,一栋清朝庙式建筑平静的俯卧在这里,在入门的门框上挂有一块“孔氏家庙”的牌匾,门前立着孔子的石碑石刻,这便是西昆村的孔氏家庙了。
    孔氏家庙里的古戏台 白荣敏摄
    “孔氏家庙”占地面积1400平方米,坐西朝东。跨过高高的门槛就进入到了孔氏家庙的正殿了,孔子塑像就端坐在孔庙正厅中(图3),长须及胸,手持竹简,眼神谦仁而智慧,双目慈祥,平静地看着西昆后人的风雨跌荡。正厅前方是古戏台,其上方的九龙木雕灵动独特而有气势(图4)。正殿左边的过道上,摆了一排书桌。西昆村村支书孔庆平介绍说,这些是村里小孩学习孔子学说的地方。在西昆,有个不成文的规矩,家中小孩都得学习儒家古学,识礼以达人。
    在西昆村有许多百年古厝散落在村里的山间地头,每一间古厝都留有孔圣文化的影子。在一座古厝的院门上,已经斑驳的楹联书写着:“走必循墙”(图5)。循墙而走是孔子的一种生活哲学,力能举城门的孔子却不显山不露水,自律“走必循墙”,这里面的哲理,村民每每能琢磨出一二。而在另一座庭院的院门上题书:“世笃二南”。《诗经》将周公、召公的教化德行称作《周南》、《召南》,这二南是治理初始社会的正道,所以孔子说:“郁郁乎文哉,吾从周!”小康、大同、天下为公、共和制是孔子一生都在追求的政治理想。西昆孔子后裔以“世笃二南”颜其门楣,自是寓其深意。这些古厝收藏着西昆孔裔的历史证据,铭刻着孔子思想的光辉。
    祭孔大典-隋海鸿摄
    每年都会出好几个大学生,前几年村里还出了个女博士。为了使孩子能够尽早接触到国学教育,2010年3月村支书孔庆平与本村退休教师孔旭章等决定在本村创办一所传统文化学校,还前往安徽庐江等地考察取经。回来之后,与乡亲们说明了创办传统文化学校的意图后,得到村民的支持。由村两委组织发动,创办了德成传统文化学校,与西昆小学形成互动。孩子们上小学前在该校接受启蒙教育,学习《弟子规》、《三字经》等,从小接受孔子传统文化的熏陶。一些国学爱好者也义务加入这所学校的教学中来。他们不仅教孩子们怎样学习,同时也用一片仁爱之心身体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