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兰村古堡

来源:中国宁德 发布时间: 2014-09-25 10:51
加大字体 缩小字体 收藏 取消收藏 打印






























    避暑摄影圣地——石兰村古堡
    石兰村位于福鼎市硖门畲族乡双狮山后脊,福鼎与霞浦交界处,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太姥山、霞浦杨家溪和嵛山岛天湖风光的中心点,被列为省级历史文化名村。距硖门集镇3公里,渔井码头3公里,福宁高速公路柏洋互通口5公里,太姥山互通口20公里,并铺有两条环山公路,交通便利。常住人口500多人,石兰村清代为福鼎县十一都地,民国三十一年(1942)属秦屿区硖门乡,解放后,隶属于硖门乡人民政府筹备会,随后依次属第二区、第三区、第五区。之后属于硖门公社、硖门区,1993年属于硖门畲族乡。
    石兰邓氏宗祠
    石兰全村以邓氏为主,据石兰《邓氏宗谱》记载,有千一郎公在宋初从江西吉安庐陵县迁徙到福鼎硖门长溪石兰,邓氏先祖走到石兰,因困倦便卧睡于原石兰庵前一石壁上,梦见一个长者笑着对他说:“霜寒雪冻、芝兰盛开即居地。”先祖醒来后,看见这里长满芝兰草,便定居下来,就以石兰作为居住地,现在石兰人称“芝兰”为传家花。过三百年,传十四世,至元末因遭寇乱,全村数百余人逃避它方。过三十年,回到江西的邓五公,讳斯礼,又率一支脉来到石兰,但村庄已遭洗劫。邓氏不忍祖上基业被毁,于明万历年间在村口修筑城堡,以御倭寇。这时,族人崇尚武术,利于防身。随后邓氏重振家业,修水池、筑山塘,不几年间,人丁兴旺,家富殷实。
    石兰古建筑依山而建,因地一谷中开,建筑群相对集中,屋宇蝉联,下雨不用露天。原古民居格局宏阔,讲究风水,规划科学,布局合理,格局基本成“回”字形构筑,古生产生活设施一应俱全。原古建筑石木结构,用石、木料材料粗大,雕刻质朴,工艺精湛。宗祠宫庙保留明清时期建筑风格,体现江南宗庙和滨海古建艺术的整合,是闽东北沿海古建筑的蓝本。
    以城堡为入村口,巷道两旁砌2米高石墙,巷道宽处不足1米。石巷道两边每间隔10米左右,就有一分口,为民宅的入通口。古聚落主体格局呈一个长方形框架分布,铺石子路,长约140米,宽约80米,4个角又有4个分口通往其它民宅。现在石门楼古民居,在石兰里石巷石桥下。石兰里古民居,在石兰里,形成古民居群。山城墙边古民居,距石兰里外十余米。总计10300.3平方米。从现存的建筑格局,可见当时的整体风貌和宏阔的景象。
    石兰村明代抗倭城堡
    元末明初,倭寇作乱,石兰村大部分基业被毁,生存环境一度恶化。第二始祖邓五公,字斯礼,复来居住,于明万历8年绕村建成城墙城堡,现城门内高2.7米,外高4.7米,内宽约1.5米,外宽约15米,长约5米。门口平台50平方米,从山下有石阶通往城门口,石阶约300多米,尚在城门城墙90米,石兰里城墙230多米。    
    石兰村明代抗倭城堡城墙遗存
    石兰烽火台建于明代,为邓氏族人抵御倭寇所筑,现存烽火台保存有基座,高3米,周长30米。因烽火台居高临下,能观觉周围数海里的敌情,战略位置极其重要。据《福鼎县志》海防记载,明洪武二十一年沿海置卫,烽火门设水寨,即距与石兰烽火台正对面海洋百米处。
    明洪武江夏侯周德兴备倭设烽火寨对岸立石兰烽火台
    石兰有几个明代的古池塘和水井,最大一池宽102米、长265米,用以保持风水。据光绪二十九年(1903)林士恭撰《石兰池生火志》载:“同治十一年(1871)秋七月,池忽生火,其色蓝,其气烈煌煌然,燎波而灼,池自巳至申,不可扑灭,远望之如旭日将升,沼江闪烁,光焰滔天。”村中现存古井三口,为方形和圆形状。水清甘甜,透心冰凉,称为奇迹。
    石兰村保存完好的水井
    石兰村始设于明代水池
    为利于防身,邓氏族人习武相承,分为拳和棍两类。拳为南拳,有开四门、五枝、七步、八步、九步、十八步、三十六步等招式有摇根始,鲤鱼当冲、卷横扫、高横封、低横封、捅一枪、大四门、小四门、小手力夺棍、观音坐莲、横剑盖下、边打扫、扎马、双肢插掌、抓枝折叶、狮子张口、地下发火、双龙抢珠等,运作包括:迈、掀、捌、挡、撞、捅、盖等。棍分齐眉棍(赤柠子制,长7尺)、丈二棍(长3米多)、有五步、六步、七步、八步、十二步、七十二步等。招式有雷公发火、抱猴骗吃、鲤鱼翻白、鲤鱼当钟、观音坐莲、土地摘茄等。
    池塘堤坝面两棵高大虬枝的大榕树,是我国纬度最北的古榕树,冠幅达300多平方米,称“夫妻榕”。在村头兰溪宫祠旁的大樟树高22米,径围15.6米,冠幅90多平方米。相传,元末先民为抗击海盗,特在树干上凿洞,让人藏内以观察盗寇动静,后人称此树为“瞭望樟”。还有一棵更为壮观的“榕抱樟”,高29米,径围16.8米,冠幅120多平方米。1996年福鼎市政府确定为名木古树,其中“榕抱樟”入选《中国树木奇观》全国500树王第39号位。
    石兰名木古树“榕抱樟”
    石兰名木古树“夫妻榕”
    石兰名木古树“瞭望樟”
    石兰紫菜生长在海岸上,可长到1公分,最长可达到手指的1码尺。从冬至前后采割,直到正月未结束。沿岸有20多亩都有出产。紫菜色泽青乌,亮中含着暗红,线带状呈现出白边。用手触摸,可感湿润、柔软、细腻、滑溜。传说在清代石兰紫菜还是向朝廷进献的贡品。
    另外石兰古堡门口有常春黎豆,石兰人俗称古藤,别名常春油麻藤、过山龙。古藤主干有2根,最长的一根长20余米,最粗处达0.3米,枝叶繁茂,四月份开紫色花,初夏,茎上结出一条条棕黄色的果实,种子间隘缩,犹如一串佛珠挂在树上,美丽的花、果装饰着古城堡,使古堡焕发生命的气息。
距石兰古村3公里处就是“双狮山”大岗头山海景观,海拔最高,视野开阔,山头是一望无际近万亩的野生红竹林,大家视为“竹海”,这里有“鲲鹏抚海”、“猪头片”、“女佛岛”等景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