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山行

来源:闽东日报 发布时间: 2021-09-07 11:04
加大字体 缩小字体 收藏 取消收藏 打印

  盛夏时节,我应邀重返了闽东国家级森林公园——仙山牧场。汽车离开县城,沿着水泥公路,行驶了近一个小时,到达目的地。眼前新的景象,令人神叹不止,原来数万公顷的草场,已经不是甸甸的绿草,而今变成了碧波万顷茂密的森林。山岗上万木郁郁葱葱,松涛阵阵。纵横沟壑的小溪涧,汇成潺潺的流水,诉说着难以忘怀的时代变迁。

  这块土地并不平静,一度烽烟弥漫。1936年9月,中共闽东北特委和闽东北军分区在仙山成立,老一辈革命家在仙山领导闽东北方圆数百里苏区军民开展艰苦的革命斗争,直至整编成新四军第三支队第五团北上抗日。1984年7月,中共屏南县委、县人民政府在此设立中共闽东北特委、闽东北军分区驻地纪念碑。

  新中国成立后,省、地、县多次派人来仙山考察,认为这里可以兴办牧场,于1971年10月,省农业厅拨出经费兴建牧场。那时,上山没有公路,步行三天才能到达。山上吃的东西,都是靠肩挑人扛,没有住的地方,他们就砍下木头,搭起木架,盖上塑料薄膜,割来茅草,铺在屋顶,搭起茅草棚。晴天就在树头下挖个坑,垒起石头,架上铁锅烧饭,雨天只好从五六里外的水竹洋村送饭上山了。第一代工人都是来自农村的青年人,特别能吃苦,每个月只有十八九元工资,许多人还得自带地瓜米。夜晚铺上统铺,点煤油灯,干部、工人围在一起,讲故事,讲前景,大家谈笑风生,凭借着极强的事业心和吃苦耐劳的创业精神,盖起了牛棚。1973年底,他们正式搬到山顶上的草房里过年,春节后,第一批20头牛赶上山了。创业者的道路是曲折的,仙山上每年有五个月枯草期。冬天牛都得赶下山喂养。因此,有人说这个牧场办不得,主张下马,牧场的事业由此一直处于徘徊不前的状态。

  到1980年,当年老游击队员黄友光新任场长,他通过农业部门悄悄引种了两亩进口牧草白三叶、红三叶和黑麦草,在高山上试种成功了。时任县委书记吴敦诚同志听了高兴地带着我们从建瓯玉山镇后山小路,步行二十多里到牛场考察,当吴书记看到引种成功的牧草,高兴地要求我将这个消息报道宣传出去。我当晚写下“屏南牧场引种牧草成功”的消息,被福建日报刊登。谁也没想到,这竟成了牧场发展的转折点。省农业厅、省交通厅、省财政厅、省畜牧局等单位领导,相继到牧场考察调研,决定加大投资力度。省交通厅率先拨款修通了往牧场近16公里的主干公路和通往牧场的7公里牧道公路。省农业厅在试种牧草成功的基础上,拨款建成了人工草场一万亩,并建起高压电围栏,解决了冬天枯草期牛青草料难题。牧场牛的存栏数从20多头迅速发展到270头,引进了印度的摩拉水牛、新西兰的奶牛,还有古巴、巴基斯坦、英国、瑞士等国的各种品种,简直成了“牛的联合国”。场部下一座小二型水库建成坝后电站也发电了,还盖起了一座招待所和两座职工宿舍楼。

  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国有牧场、农场纷纷下放改制,原本依靠省财政拨款也停止了,牛场被推向了市场。由于养牛成本大大超出市场牛肉价格,牛场出现收不抵支,严重亏损,工人工资发不出去,牧场困难重重,无人敢承包经营这每年耗资大,且收不抵支的牧场。草场管理由此中断,出现了人工草场大面积退化,原有人工草场被四处飘落的松子迅速生长而覆盖,仅几年时间,再也见不到“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的景象,山头上长满茂盛浓密的松林,各种树木,花草遍布山谷间。

  牧场改制后,原有职工安置问题给政府造成一定压力,随着民营企业的崛起,县政府和财政部门为了解决牧场职工安置问题,同时,也为了防止国有资产流失,最后决定以承包经营方式,与屏南县锦丰食品有限公司签订《屏南县仙山牧场开发经营合同》,成立新公司开发旅游,经营期四十年。牧场终于在艰难中向旅游度假、教育基地转型了。

  如今,屏南县委、县政府以这座“北方没有,南方少有”的景区,瞄准其绿色自然景观,独特的高山环境和红色文化基因,大胆设想提出“大主意、深定位、大创新、谋发展”。计划高定位、高标准建设仙山圣境,以创国内顶级森林康养、研学、度假目的地,构建起屏南全域旅游的“新三角”。把已有的白水洋、鸳鸯溪和现在的龙潭乡村文创,与未来森林康养、研学度假形成“新三角”。朝着仙之学、仙之养、仙之旅、仙之娱的宏伟蓝图,逐步开发利用,让教育研学片区、康养舒睡片区、文旅体验区,逐步形成,变成现实。

  夜幕渐渐降临,回望着连绵不断的巍巍群山,在金色霞光照耀下,显得分外妖娆。啊,仙山,您是我一往情深的钟爱,愿您这如诗如画的瑰丽色彩永留大地。(章庆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