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德市“十四五”特色现代农业发展专项规划》政策解读

来源:市农业农村局 发布时间: 2022-01-26 15:29
加大字体 缩小字体 收藏 取消收藏 打印

  近日,宁德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印发《宁德市“十四五”特色现代农业发展专项规划》(宁政办〔2021115号,以下简称《规划》),现将出台背景和主要内容解读如下: 

  一、背景依据 

  根据市委、市政府工作部署,编制本《规划》。“十四五”时期,是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也是加快特色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五年。科学编制“十四五”特色现代农业发展专项规划,是我市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进程中的一项重大任务,关系到“全国乡村振兴样板区”创建和2035年全方位高质量发展超越目标的实现。 

  二、指导思想 

  《规划》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福建、对宁德工作系列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按照市委市政府工作要求,围绕创建“全国乡村振兴样板区”总体目标,强化“米袋子”“菜篮子”两大保障,聚焦精准定位、转型升级、融合发展“三篇文章”,构建“8+1”特色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念好新时代“山海经”,加快建设闽东特色现代农业集聚区、闽东山地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区、山海农业融合发展示范区、数字农业创新应用基地等“三区一基地”,全面推进特色现代农业绿色发展、融合发展、创新发展,明确全市特色现代农业到2035年发展远景目标和未来五年的总体思路、发展目标、发展布局和重点任务,是推进全市特色现代农业发展的宏观指导性文件,也是实施农业重点工程和具体产业项目的基本依据。 

  三、目标任务 

  二○三五年远景目标:全市基本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和全方位高质量发展超越。现代农业发展制度框架和政策体系日臻完善,农业结构得到根本性改善;现代科技对特色农业提质增效的贡献更加突出,适应特色农业生产要求的高端农业装备和信息化水平显著提升,农业集约化程度和全要素生产率持续提高,基本达到同期发达国家和地区平均水平;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成为特色现代农业主体力量,农业生产专业化、组织化、社会化水平较高,小农户与各类新型经营主体协同发展;重要农产品供给保障体系更加科学合理、安全高效,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大幅跃升,农业绿色发展长效机制更加健全、绿色发展模式实现全覆盖,农民生活水平再上新台阶,城乡居民生活水平差距显著缩小,农业现代化基本实现。 

  “十四五”主要目标:农林牧渔业增加值年均增长3%以上,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9.5%以上;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134.8万亩左右,粮食总产稳定在47.7万吨左右;生猪产能稳步提高,存栏保持在79万头以上,生猪存栏稳定在141万头左右;茶叶、渔业、食用菌、水果、蔬菜、中草药材、畜禽和林竹花卉等8大优势特色产业全产业链产值突破2500亿元、实现乡村休闲旅游业收入200亿元;推进农业绿色发展,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率达到93%以上;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总体合格率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农业物质装备水平明显提高,现代信息技术在农业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65%,主要农作物和畜禽良种覆盖率达98%以上,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提高到72%以上。 

  四、范围期限 

  规划基准年为2020年,规划期为2021-2025年。 

五、主要任务 

  (一)优化特色现代农业产业布局。立足宁德发展实际,充分发挥各地比较优势,加快建设“三区一基地”,即:闽东特色现代农业集聚区、闽东山地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区、山海农业融合发展示范区和数字农业创新应用基地。 

  (二)确保粮食安全。强调稳定粮食生产“基本盘”,提出巩固提升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加强农业设施设备应用等方面具体措施。 

  (三)完善特色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立足自然资源禀赋和产业发展实际,构建以茶叶、渔业、食用菌、水果、蔬菜、中草药材、畜牧、林竹花卉等八大特色优势产业为主导,乡村休闲旅游业为补充的“8+1”产业体系,优化产业结构,持续提升特色现代农业综合效益和市场竞争力。 

  (四)构建特色现代农业生产体系。加快转变农业要素投入和发展方式,围绕品种改良、品质提升、品牌打造,推动农业良种化、特色产业规模化、产品品牌化、农业数字化。 

  (五)构建特色现代农业经营体系。加快培育发展家庭农场,促进农民合作社规范提升,发展壮大农业龙头企业,推进小农户与特色现代农业有机衔接,加强高素质农民培养。 

  (六)推进“三产三新三链”融合发展。提升农产品加工水平,拓宽农副产品流通渠道,提升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现代化水平,开展“三产三新三链”融合试点,促进农业多环节增效、农民多渠道增收。 

  (七)推进特色现代农业绿色发展。推进种植业绿色发展,推进畜牧业绿色循环发展,推进渔业绿色发展,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构建农业绿色发展技术体系。 

  (八)强化特色现代农业支持保护体系。强化特色现代农业科技创新驱动,加强农业综合防灾减灾能力,建立健全特色现代农业体制机制, 深化农业对外开放,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六、保障措施。着力加强农业组织领导、强化农业法治保障、优化农业发展环境、推进农业项目带动。